技联在线·新闻速递

报道最新产学研动态、政策、成效

初中没毕业的创新“痴人”

发布日期:2016-10-20 消息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姓 名: 沈福昌   年 龄: 64岁   身 份: 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董事长   学 历: 初中没有毕业   突出成果: 免助燃有机化工废渣焚烧处理技术及应用   获得荣誉: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关成果: 获得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获得美国专利授权1项。   在武进区横林镇,沈福昌是出了名的发明“痴人”。   初中没有毕业的沈福昌,硬是靠不断的实践,获得国家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并通过PCT国际专利组织申请到2项美国专利。在中共中央、国务院14日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沈福昌研发的“免助燃有机化工废渣焚烧处理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天,他出席大会并领奖。   沈福昌今年64岁,是江苏福昌环保科技集团的董事长。     一   上世纪80年代,沈福昌办起一家化工厂,专门收购扬子石化、仪征化纤等企业的废料进行提炼。“那时,整个社会都没什么环保意识,只要有块空地,就可以倾倒工业废渣。”沈福昌说,“但是,我良心上说不过去,赚了钱不能害了老百姓。”为此,沈福昌把所有提炼后的工业废渣都堆在厂里,打算攒到一定量后找炉子烧掉。   工厂的效益很不错,收购一车废料能赚1万多元。1993年后,沈福昌分别在常州和南京办起了两家厂。钱是赚到了,然而,两个厂内堆积的废渣也越来越多,达到几千吨。这时,沈福昌有些急了。那年,沈福昌拎着包跑遍了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省内外高校,希望找到可以处理废渣的办法。然而,专家教授们看了他的样品材料后都摇头,他们告诉沈福昌,目前只有美国和德国两家公司生产的焚烧炉可以处理这种废渣,但成本太高,一台10吨的焚烧炉需要3000多万元,算下来每处理一吨废渣需要5000多元。   “既然这种废渣能焚烧,我就自己下狠心研究。”沈福昌第一次有了自主研发焚烧炉的想法。   二   沈福昌最初的“研发团队”说出来有些可笑,就是8名东拼西凑的农村瓦工和电焊工。   从1993年到1999年,沈福昌想尽了所有办法,自制了几十套土炉子,均以失败告终,最后全当废铁卖掉。而两边厂子堆积的工业废渣却越来越多,达到1.5万吨。一时间,他对自己也失去了信心。   1999年夏天,躺在床上还在苦思冥想的沈福昌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不用抛洒法试试呢?他一下子从床上跳起来,好容易挨到天亮,立即让工人们准备100公斤废渣,这一试,果然有效!  6年来无法解决的投料问题,一下子解决了。   高兴过后,沈福昌又遇到第二个难关:炉内温度最高只到600多度,而这种废渣只有1000度以上才可充分燃烧,否则,会产生大量二恶英等废气,也不环保。沈福昌又找到同济大学,请他们设计可以达到高温的炉子。在同济大学设计的基础上,沈福昌又大胆改进,把一个关键地方的直线改成曲线,不仅炉内温度达到1000度,而且温控性能更高了。   三   2000年5月,沈福昌的研究得到了省环保厅的重视,他们拨来10万元让沈福昌制造一台焚烧炉。   有了省环保厅的支持,沈福昌更没了后顾之忧。他花300多万元造了2台焚烧炉,后经国家环保部和省环保厅专家组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国际标准。   听说沈福昌的焚烧炉研制成功,一些化工企业纷纷把废渣送到这里。“以前,焚烧一吨废渣要3000多元,我们公司现在平均处理一吨废渣不超过800元,为企业每吨节药2000多元;而且,目前只有我的焚烧炉可以100%地焚烧,热能还能二次利用。”沈福昌这样说的时候,很自豪。   据了解,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常州、南京、泰兴、扬州及安徽黄山等多个危险废物处理项目中成功应用。自2001年首台焚烧炉装置投入运行以来,该公司已为扬子石化,美国塞拉里斯、仪征化纤、浙江逸盛、宁波三菱、齐鲁石化、兰州石化、沈阳石蜡、宁波台塑等几十家中外石化企业及周边地区的数千家化工企业处理各类化工废渣50余万吨,并成为这些企业有机化工废弃物的定点处理单位。   如今,沈福昌还与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常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企业建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南京福昌化工残渣处理有限公司、常州沈氏化工残渣处理有限公司等8个子公司。   编后 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在沈福昌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也为产学研结合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企业在生产中遇到问题,沈福昌并没有单纯地“等”和“要”,而是主动出击,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与创新,自我总结,反哺“学”和“研”,形成更加良好的互动机制;有了成果,也并不是完全照搬,而是结合实际再作改进。   沈福昌的成功说明,在实践中主动引领研发与创新,为产学研的推进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

1185 次浏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