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452个团队

2013年10月01日

电力电子与新能源发电技术——阮新波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阮新波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02
电子信息
阮新波,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 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面上项目。发表SCI论文74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在高功率密度机载多脉冲电源技术、新能源发电与并网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在先进飞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并网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电子科工集团第14研究所、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台达电子、光宝电子、美国伊顿、电子科工集团第38研究所、金城机电液压工程中心、华为有限公司、无锡发动机控制研究所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智能信息感知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常本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5
电子信息
常本康,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夜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微光夜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红外技术》副主编,《应用光学》编委。已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近三年来,承担了国防973、总装瓶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创新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0万元;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在图像融合、成像系统、光电阴极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向荣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物联网应用技术——姜平团队

南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40
电子信息
姜平,教授、硕士生导师,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嵌入式仪表与系统技术分会理事。 长期从事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从事远程控制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在太阳能热利用及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主持及参与完成纵横向科学研究及科技开发项目30余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3项、南通市科技进步奖5项获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中国高校展区优秀展品奖1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获专利8项、编写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先后获得“江苏省先进工作者”、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南通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在物联网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并已在太阳能集热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桑夏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几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83
电子信息 其他
北京交通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由北京交通大学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科研、教学、培训基地,占地面积450平方米,设备投资总额超过2000万,2001年被评为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由1名教授、7名副教授、2名高工、1名讲师,10余名博士生和多名硕士生组成,在科学的管理下形成健康发展的梯队。实验室成员的研究领域覆盖密码学、信息安全、通信、计算机等专业,全面从事密码学、通信网络安全、内容安全等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作,曾承担过多项课题任务。 实验室主任刘云,博士,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通信系主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交通大学互联网舆论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职称委员会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师和工作人员代表大会副主席,北京交通大学女教授协会会长,北京女教授协会执行委员,IET Fellow,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disciplinary Tele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系统仿真学报》和《都市快轨交通》编委;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科技中心企业创新基金评审专家;台湾宜兰大学兼职教授。刘云教授主持过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课题等重大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50余篇被三大检索检录。获得过一些研究成果和奖励,包括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北京交通大学红果园奖、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材奖、北京交通大学教学名师、三八红旗奖章等

2013年10月01日

新型光学功能材料与激光技术创新团队

江苏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沈德元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60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沈德元,中科院百人计划、省双创人才、省六大高峰人才入选者。“江苏省先进激光技术与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以及江苏省“激光工程与技术优势学科”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0余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6人、副教授1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15项。发表SCI论文约150篇,获专利授权5项。在高功率中红外激光技术和透明陶瓷等先进光学功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苏州安洁科技、苏州德龙激光、江苏大族粤铭激光等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及学科建设总经费达40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矿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研发——陈耀武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耀武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78
电子信息
  公司的管理团队由来自业界一流公司的具有丰富经验和很强业务能力的专家组成,实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并重,同时通过已有的市场积累大力进行市场拓展,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公司的稳定发展。公司董事长由公司法人陈耀武博士担任,公司总经理由余福荣担任,聘请吕菡担任公司监事,市场总监由岳猛担任,生产和质量管理高管由周茜担任,研发高管由许毅杰担任。   公司总经理余福荣,男,1998年获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长期在国内通讯企业工作,从事过固网、光网络、3G、数通、存储、多媒体等领域研发工作,主导华为-3com公司新业务拓展,包括L3+、EPON、存储、多媒体等,创立华为-3com公司存储产品线及多媒体产品线,目前合并为存储及多媒体事业部,被评为公司级资深专家;长期从事团队的管理工作,团队管理经验丰富。   市场总监岳猛,男,1998年获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浙江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在华为-3com公司工作期间,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与过第三代移动通信GGSN产品,以太网交换机S8500的市场推广工作,其中S8500单产品实现年销售额11.3亿,产品先后大规模应用于国内运营商和百度、腾讯、淘宝等互联网骨干企业。由于工作中的出色表现,获得过华为-3com公司的最高荣誉总裁奖。

2013年10月01日

内外网融合通讯软件技术开发——尹建伟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建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1
电子信息 其他
尹建伟,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科技部电子服务基础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技术负责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苏州高新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A类),浙大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智慧城市与云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浙大-电信ECP融合通讯联合研发中心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服务计算专委常委,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长期从事云计算、平台软件、融合通讯、数字医疗等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工作。近年来作为负责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产业化项目等国家级重大项目1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均排名第二)。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30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2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2项。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专利授权实施许可10余项,获软件著作版权8项。在云计算、融合通讯、老年健康服务相关的平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Avaya、中国电信、AudioCodes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01日

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谭建荣团队

浙江大学

团队带头人:谭建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83
电子信息 其他
谭建荣,著名机械设计与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浙江大学工程与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博导3人、副教授2人。近5年,团队得到获国家级奖4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将提出的技术固化在软件中,开发并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2项,在一批制造企业得到成功的应用。出版专著或编著8本,142篇论文被SCI/EI检索。在高端装备数字化设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与沈阳机床集团、杭州制氧机有限公司、康力电梯有限公司等几十家装备制造企业进行合作。5年科研总经费达1.5亿元。

2013年10月01日

半导体激光成像技术——周燕团队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周燕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058
电子信息
周燕,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光电系统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7人,其中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11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激光夜视成像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连续激光夜视成像技术成果已在安防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精湛仪器有限公司、北方北方夜视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400多万元。

2015年09月06日

科学仪器设计与系统应用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涛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85
电子信息
   张涛,现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工程一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重大项目专家组成员,中国空间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空间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1999年至今,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空间科学实验仪器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包括国家863项目、国家载人航天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多项研究任务,提出空间科学实验仪器的功能模块化和模块标准化的设计方法,负责完成了一批新一代空间科学实验仪器原理样机及关键部件的研制,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奖。发表论文十余篇,申请专利多项。 团队拥有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2人。近3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项,市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论文8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在LED灯具结温检测和寿命评估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LED灯具结温检测与寿命评估系统成果已转移转化,LED植物照明系统等已经投入试生产。

2015年09月06日

红外光谱探测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代作晓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1186
电子信息
  代作晓博士,曾任我国风云四号气象卫星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仪副主任设计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1项为国家863项目,1项为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发表SCI论文5篇,获专利授权2项。在红外干涉仪光机设计、红外干涉信息获取与处理方面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红外干涉仪成果已在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中得到应用。与江苏华安高技术安防产业公司、上海德致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5年08月07日

太赫兹技术——吕昕教授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吕昕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21
电子信息
吕昕,北京理工大学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电磁场与微波专业责任教授,国防工业511人才。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4项。近年来,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1项。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太赫兹器件、太赫兹天线、太赫兹成像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X X成果已在X X、X X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X X、X X、X X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