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21年09月20日

蔬菜穴盘苗自动移栽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江苏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建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959
现代农业
项目团队成员有15人,其中正高3人、副高3人,研究生9人,50岁以上1人,40-50岁3人,40岁以下2人。团队成员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农业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4人,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学位2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3人。项目主持人胡建平教授,农业工程博士,长期从事蔬菜穴盘苗移栽装备的研发,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三五”、“十二五”重大专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拥有国际PCT、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研制系列蔬菜移栽机及移栽机器人装备10余套。团队骨干成员还有杨启志教授、赵湛研究员、杨德勇副教授、韩绿化副研究员、董立立高工,团队成员都长期从事现代农业装备研发,具有承担或参与种植装备方向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经历。团队成员年龄结构合理、学历高,反映出团队具有丰富的项目主持经验、高水平的研发能力、良好的国际化视野、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充沛的研发力量。

2017年09月21日

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团队

华中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彭芳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442
装备制造
彭芳瑜,男,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装备智能化控制技术研究所所长。主持了承担国家数控重大专项、国家支撑计划课题、863目标导向课题、基金面上项目、民口973课题、军口973专题、国防预研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2项;发表文章85篇,其中SCI收录20篇,EI收录50篇;授权发明专利9件,申报发明专利6件,获得软件著作权9项。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24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3人,博士3人。团队针对制造装备中的关键共性智能化控制技术开展研究,包括运动控制单元技术、加工过程闭环控制技术、大型零件在线检测技术、多轴数控加工刀具轨迹优化技术等,为装备智能化控制装置的研发提供核心技术。核心技术包括大型复杂曲面在机检测与质量评估激光智能测量技术,智能化加工过程控制技术及装备,机械产品专用运动控制技术及装备装置。

2017年09月21日

工业设计团队

湖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肖狄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242
装备制造
肖狄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工业设计中心首席设计师。全国工业设计十佳获得者。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5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工业设计,企业品牌DNA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企业品牌DNA研究成果已在三一重工工程机械工业设计、国重常林道路机械工业设计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国重常林、中国中车、三一重工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2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汽车动力学与电子控制技术

清华大学

团队带头人:宋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209
装备制造
宋健,教授,博士生导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近十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5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0项。发表SCI论文35篇,获专利授权15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ABS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了应用该种控制方法的ABS产品,研究了整车与该种ABS的匹配流程与方法,创建了ABS研究开发平台,并与企业合作成功地实现了ABS的产业化。

2015年07月31日

大气环境监测与食品安全快检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保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541
能源环保
李保生,1974年生,博士,教授,甘肃武威人。现任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公司事务。中国光学学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会员。2010年,获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金国藩青年学子奖。曾参与863激光大气传输项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曾负责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主要从事颗粒物测量方法与仪器等方面研究及技术开发。发表学术论文近20余篇,SCI收录10篇、EI收录13篇,申请专利13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1人。近两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数十项,其中包括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专利授权13项。在大气环境监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PM2.5大气颗粒物在线监测技术成果已在“先导2014京津冀地区灰霾综合外场实验(HOPE-J3A)”等项目中得到应用。与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两年科研总经费达600万元。

2015年07月13日

道路建筑新材料研发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田亮
职称:中级
团队编号:06676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本团队有队员8名,都是硕士以上学历,其博士4名,在读博士1名,所有成员都是中级以上职称,其中副教授5名,教授2名,多年来,项目负责人与组成员长期从事固废资源化与生态建材,道路建筑新型材料,节能环保材料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项目成员发表SCI论文20余篇,拥有自主研发的10余项发明专利和省级鉴定科技成果,其中实审公开8项,发明专利授权2项。项目组主持人与组成员主持和参加项目多项,团队成员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集聚等国家级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双创计划”博士基金项目1项。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校级重点项目1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项。团队成员刘志强教授主要研究道路交通运输系统安全、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治理、道路交通事件的预测等交通主被动安全领域开展研究工作。近年来发表了40多篇学术论文,为交通行业开设专题讲座10多场,主编出版著作3部。主持完成国家科技部课题4项、省部级纵向课题10多项,横向课题10多项;主持完成并通过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鉴定项目6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2项,获省部级奖3项。精锐团队,精诚合作,敬请您的期待。

2016年07月21日

应用光学技术研发团队

苏州科技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泉英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10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应用光学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吴泉英教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江苏省光学学会理事,苏州市激光与光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2人,中级职称5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2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研究项1项、市厅级项目3项。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 团队一直致力于研究稀疏孔径光学系统的设计及成像、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设计与研制、精密光学加工和检测方面的研究工作,并与苏州一光仪器有限公司、苏州亿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苏大明世光学股份有限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眼安全激光测距仪等产品已经在企业中产生了良好的市场效益,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生物医学大数据团队

中国医学科学院苏州系统医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蒋太交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9489
生物技术与医药
蒋太交,中国医学科学院重大协同创新项目首席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计算与系统生物学特聘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和北京协和医学院“协和学者”获得者,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61篇,获专利授权3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2578万元。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2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

2015年07月23日

油品加氢处理——方维平团队

厦门大学

团队带头人:方维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413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方维平,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为中石化抚顺石化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石油工业催化剂研究和开发,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工业经验。在国内外申报专利一百多件,已授权94件。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4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专利优秀奖2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专利发明创造金奖”3项,全国劳动模范和百千万人才工程。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973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福建省工业高校产学合作项目重大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30多篇,获授权专利20件。课题组开发的XH甲硫醇催化剂在重庆紫光投用,为国内首创、唯一工业化产品。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大唐国际、重庆紫光、上海新佑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2000万元。

2023年07月14日

智能检测与系统安全性——谢林柏教授团队

江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谢林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18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现代农业
谢林柏(团队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故障诊断 与安全性专委委员、过程控制专委委员,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2004 年获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1.2-2012.1 在美 国University of Houston 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工程系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智能 检测与与安全性、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算法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年主 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项目1 项,参与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江苏省自 然科学基金等11 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80 余篇, 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 项、美国发明专利2 项,成果转化3 项,完成省级成果鉴 定2 项。相关成果分获2017、2011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 (协会最高奖,排名第1)和二等奖1 项(排名第2)。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硕导4人,成员中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教师骨干以及省 双创博士后等人才。研究队伍层次结构合理,团队骨干年富力强,踏实精干, 具有良好合作的经历,与国内外的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探讨,熟悉国 内外该领域的前沿技术发展动态。 团队成员近年来一直从事智能检测与系统安全性、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算法、计算机视觉与多传感融合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了 20 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 项目,围绕鲁棒神经网络建模、异构传感信息融合以及目标识别与跟踪等领域, 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在数据建模与鲁棒性、轻工过程智能检测与物联网技 术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高 水平学术论文200 余篇,授权专利10 余件,成果转化效益上亿元,成果先后 获得2017 年中国轻工联合会一等奖(最高奖)、2019 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 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和2020 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三等奖 等奖项,这些成果均为校企合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队伍和技术研发基础。

2015年07月21日

吉林省仿生摩擦学创新团队

吉林大学

团队带头人:马云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08
新材料
马云海,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吉林省第三批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第十三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日本金泽大学访问学者,日本千叶工业大学客座研究员。获部省级一、二等奖各2项。发表重要论文50篇,SCI、EI收录30篇。本团队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10名,讲师2名,工程师1名,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推广应用一批成熟的高技术产品,并在仿生摩擦学主要研究方向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多数为45岁以下中青年学者。拥有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吉林大学唐敖庆特聘教授等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触土部件减阻仿生技术、天然生物材料摩擦学及仿生材料、高效切割刀具耦合仿生设计理论。 本团队主要成员隶属于吉林大学工程仿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自2000年开始合作,在科研研究、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合作基础,在仿生摩擦学和表面仿生科学与工程等方向上,共同承担了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建设项目等一批项目,在大量科研项目的合作中,自然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团结协作、勇于攻关的年轻的科研团队。

2021年04月30日

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张志炳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志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830
其他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学科成立于1986年,是化学化工学院下属的二级学科。应化学科和化学一级学科共建‘绿色过程化学’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化学工程学科入选国家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15-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全国388个开设此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一。学科立足于化学工程与技术一流学科建设,着力在精细分离技术、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绿色催化合成技术、功能性环境友好材料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开发。经过30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三个特色研究方向:精细分离过程强化与集成,微界面反应强化工艺与装备,以及绿色催化合成与催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