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周升旺与江苏海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成功
  • 王正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5年07月22日

作物遗传育种——小麦遗传育种团队

团队带头人:马鸿翔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7395
现代农业
马鸿翔,2012年荣获江苏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2013年被列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同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为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沿江综合试验站站长,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中弱筋小麦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苏省麦类作物品种培育工程协作攻关组首席专家,江苏作物学小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小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博导1人,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国家科技支撑1项,科技部农转资金1项,国家产业体系1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与江苏明天种业、红旗种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余万元。

2015年07月22日

海洋环境探测——何宜军团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团队带头人:丘仲锋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7389
电子信息 其他
何宜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院长,江苏省“双创人才”,江苏省“双创计划”团队带头人,2013-2017教育部高等教育海洋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SCI论文4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海洋局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一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在海洋动力遥感及海洋气象动力参数现场探测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X波段雷达海洋波浪探测”成果在科技部863项目支持下进行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北京盈想东方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200万元。

2015年07月22日

石墨烯生长机理研究——董国材团队

团队带头人:董国材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7381
装备制造 新材料
董国材博士,常州碳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职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副院长、江苏省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全国新材料与纳米计量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表面科学研究以及高端仪器开发工作多年,在相应的领域具有丰富研发经验。主持及参与过多个科研项目。在国内外著名期刊Phys. Rev. Lett., ACS Nano, New J. Phys.等发表论文8篇,申请专利6项,参与多次国际会议并发表报告12次(其中3次为邀请报告)。研究方向为薄膜生长的表面动力学与热力学过程、六角氮化硼与石墨烯在金属表面生长过程以及大规模制备石墨烯与产业化探索。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3人、学士1人。近3年来,承担多项省市项目,包括省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支撑(工业)重大项目、常州市重点实验室等各级科技项目,以及江苏省博士集聚计划、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计划,在重大项目的组织与管理上有丰富的经验。 项目承担单位常州碳维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获常州市“龙城英才”计划资助,且正在申请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江苏省“双创计划”等各级项目,在重大项目的申请、组织与实施上有充足的经验,与项目协作单位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院上具有较强的优势。近3年来的科研经费达到500万。

2015年07月22日

市政环境工程团队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姚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77
能源环保
市政与环境工程系下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和市政工程教研室,现有教职工近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76%。市政与环境工程系目前承担着几十余项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省部级科技发展项目等的资助,年均科研总经费200余万元。依托实验室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拥有各类水质检测及相关科研工作的分析仪器,1500万元,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际持久性有毒物质联合中心北京交通大学分中心。 许多教师还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学者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国内及国际合作基金的支持。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理论与技术、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垃圾填埋厂渗滤液处理理论与技术、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理论与技术、微污染水源水处理、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发与应用、循环冷却水处理技术、给水管网系统节能理论与应用研究等。

2015年07月22日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

北京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勤俭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75
装备制造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是专业从事数字化制造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数字化装备和高精密零件研制的研发和人才培养基地。该研究所集教学、研究与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面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以高科技产品的应用为目标,依托“载运工具先进制造与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轨道车辆结构可靠性与运用检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旨在将信息技术、数控技术与制造技术相结合,促进产品设计制造方法和工模具的创新与发展,实现产品设计制造的信息化、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制造装备的数字化与自动化。 研究所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1人,分别毕业于天津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团队成员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是一支结构合理、富有朝气,以高学历、高水平中青年学者为骨干的创新学术团体。 研究所拥有三轴、四轴、五轴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三坐标测量机,大功率超声加工机床,以及多种先进的CAD/CAE/CAM软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教育部、广东省教育部联合计划等科技项目的支持下,在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2015年07月22日

电化学制造技术——朱荻团队

团队带头人:曲宁松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71
装备制造 其他
朱荻,中国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5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3项。发表SCI论文52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在高性能电铸、复杂曲面电解精密加工以及微尺度线电极电解切割加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成果已在航空领域中得到应用。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西安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西安飞机自动控制研究所、沈阳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成都航空发动机设计研究所、中国商业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等企业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近4500万元。

2015年07月21日

兰州大学微电子器件创新团队

兰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彭应全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5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团队负责人:彭应全,兰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科技领军人才,微电子学科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

2015年07月21日

工程热物理与传热技术—何雅玲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何雅玲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60
新材料
何雅玲,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第二届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获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人事部、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宝钢特等奖。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8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9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7项。发表SCI论文60篇,获专利授权15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在传热与电子散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海信科龙电器、中兴通讯、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1级重点学科,建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1国家工程中心。

2015年07月21日

材料学与微观组织优化技术——孙军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军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70
新材料
孙军,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6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9人、副教授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60篇,以第一完成人在《nature》上发表论文1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1级重点学科,建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工程中心。

2015年07月21日

装备制造及快速成型——卢秉恒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卢秉恒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64
装备制造
卢秉恒,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十?五” 863计划先进制造领域专家,全国机械制造工艺协会副理事长,全国高校金属切削机床研究会理事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院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6人,其中博导9人,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在国内倡导开拓了快速成形制造、微纳制造、生物制造、高速切削机床等先进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出快速成型机等机、光、电一体化设备和专用材料,形成了一套国内领先的产品快速开发系统及产业化生产。在汽车开发、农业节水、家电、飞机、军工、医疗、科研等领域获得了大量推广应用。近年主持国家科技攻关、973、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40余项。在微纳制造方面在国内首倡纳米压印研究,主持撰写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微纳制造与系统的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在个性化匹配人工骨及生物活性人工骨的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并进入临床实验。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近年来还获得3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及蒋氏基金会科技成就奖。发表论文300多篇。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1级重点学科,建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1国家工程中心。

2015年07月21日

动力与电气工程技术——荣命哲团队

西安交通大学

团队带头人:荣命哲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46
装备制造
荣命哲,博士、教授,博导,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常务副院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1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6人、副教授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4项。发表SCI论文20篇,获专利授权13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电力电器及绝缘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德力西集团、云南开关厂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1级重点学科,建有1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5年07月21日

胶接材料工程技术团队

省产研院碳纤维应用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张军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345
新材料
张军营,博士、教授、博导, 北化常州院胶接材料工程技术中心主任,2011年获得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支持。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3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博士2人。近几年,承担并完成二十多项国家重点工程配套项目所需的新型高分子固化材料的研制工作,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我国航空航天飞行器、武器等研制与生产上,同时也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863”、自然基金项目及军品配套项目。发表论文近百篇,撰写专业书3部,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风力发电叶片用胶、低压固化纤维复合材料用耐高温高性能基体树脂研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研究成果用于国家型号配套、建筑补强、电子灌封、交通轨道粘接、复合材料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