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
2518项成果

2022年07月13日

污染场地竖向阻隔风险管控技术

成果编号:33542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针对我国复杂工业污染场地,研发了多种膨润土系柔性竖向阻隔材料。研究了系列材料的施工和易性,明确了在无机盐溶液、重金属污染物作用下改性膨润土滤饼、屏障材料的防渗性能与浓度的关联性,并结合 X 射线衍射、微观扫描电镜能谱、Zeta电位等系列微观测试结果,查明了改性膨润土防渗阻隔性能的提升机理。研制出针对工程屏障的土柱化学渗透试验系统,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该装置能测定工程屏障和天然粘土针对无机盐、重金属、有机物的有效扩散系数、阻滞因子和化学渗透膜效率系数三参数。已采用该装置研究了土-改性膨润土竖向工程屏障材料针对重金属的化学渗透膜效应及扩散特性。研究了铅-锌复合污染地下水作用下改性膨润土的液限、膨胀指数、比重等土性基本参数的影响;明确了重金属污染地下水作用下的系列柔性阻隔材料的压缩固结特性及防渗性能,结合微观试验结果揭示了土-改性膨润土屏障渗透系数变化机制,并明确了膨胀指数、液限与渗透系数的内在关联。开发了针对农药污染场地长效阻隔、化学相容和抗地下水侵蚀性能的高效复合竖向阻隔技术;开展各类污染场地中各类阻控材料的击穿时间分析,揭示阻隔屏障服役寿命主控因素,优化关键设计参数。 研发了强度可控刚性阻隔材料,并研究其施工和易性(坍落度)、渗透系数、无侧限抗压强度等特性,查明其防渗阻隔重金属与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和性能,更好面向长江经济带数量庞大的化工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实施的重要需求,明确了重金属污染物浓度、膨润土掺量、养护时间对渗透系数和强度特性的影响规律,该材料对重金属与硫酸盐污染物具有高化学相容性,优于水泥基阻隔材料,同时具有更低的碳排放与良好的经济效益。并通过微观测试明确了其改良机理。研发的刚性阻隔材料已授权发明专利,广泛应用于对竖向工程屏障有一定抗剪切强度需要的场景,例如竖向屏障侧邻基坑开挖工程等。 上述成果已应用在数个污染场地的风险管控实体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效益与应用前景。

2022年07月13日

污染场地水平覆盖阻隔风险管控技术

成果编号:33544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其他
针对我国有机污染场地存在辐射面广、涉及人群数量巨大、潜在风险高的特点,需采用风险管控方法对土壤污染进行防治,达到降低治理成本、污染场地综合治理与再利用的目的。水平覆盖阻隔技术是一种土壤污染风险管控的常用方法,是阻滞污染羽向下迁移进入地下水,以及防止挥发性有机物进入受体的重要措施。目前现有的典型覆盖阻隔系统结构按功能通常分为阻隔关键功能层和保护层两类,保护层主要由覆土层和植被层构成,用于避免阻隔关键功能层长期暴露导致阻隔性能降低等问题。阻隔系统关键功能层主要承担减少雨水入渗、阻隔场地挥发性气体向地面迁移(降渗阻气)功能。 然而,目前针对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覆盖阻隔的技术研发较少,现有的原地粉土/粉质黏土、膨润土防水毯的改性材料较为匮乏,且国内尚无专门针对覆盖阻隔屏障系统中压实粉土/粉质黏土覆盖层的标准。基于此,项目组在研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药污染场地易迁移污染源阻控技术遴选与研发”、“填埋场地多层长效抗侵蚀阻隔技术”和“长三角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多元协同低碳覆盖阻隔关键技术研究”中对污染场地水平覆盖阻隔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发了系列覆盖阻隔的修复方法并申请了若干发明专利,同时将覆盖阻隔技术成功运用于现场的示范工程。 项目组在阻隔性能测试方面开发的膨润土防水毯气液一体化测量装置,可实现湿度场和应力场下膨润土防水毯及其搭接处的液体和气体运移机制研究。自主研发的第二代3D打印气体扩散腔室,一键式打印成型,极大提升试验仪器的气密性。自主设计的适用于气体扩散腔室的高精度温湿吸力控制箱,可实现温度场、湿度场作用下的气体运移机制研究,并探究添加改性材料后,温度场、湿度场对改性粉土/粉质黏土、膨润土防水毯气体扩散系数的影响。 此外,项目组也参与了若干覆盖阻隔系统现场调查和示范工程。在常州某毒地现场调查及覆土评价中,项目组成功揭示了工程覆土开裂程度与植被覆盖情况和覆土压实度的关联性。在徐州某化工搬迁遗留场地现场试验中,开展了水平覆盖阻隔的示范工程,对比了自主研发的四种阻隔材料的保水性及阻隔效果。 综上所述,项目组的低碳水平覆盖阻隔技术是实现挥发性有机污染场地强力风险管控的关键技术问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切合“碳中和”、“碳达峰”重要战略决策,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社会效益。

2022年07月14日

波纹钢板组合框架结构系统研发及应用

成果编号:33552
其他
研发一种预制装配式波纹钢板组合框架结构,其中组合柱的波纹板既是模板,又替代配筋;还不用脚手架,研发了制作简便、免模板,免支撑、防火好,延性好的一种新型波纹钢板-钢管混凝土组合柱,与同等配筋砼柱具有:抗压承载力提高40%;抗剪承载力提高150%;抗弯承载力提高22%的优势。 研发一种波纹腹板-混凝土组合梁具有免高支模,刚度好,承载力大、自重轻,吊装快捷,现场浇筑成本低的特点。组合梁的双腹波纹板既是模板,又替代配筋,还不用脚手架;而且,内部还能采用预应力钢筋。 研发了相应的节点构造,具有巧妙连接方法、装操作方便,坚固而成本低。
其他
由于淤泥质海域海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极强的吸热能力和极差的透光性使得雷达、红外线望远镜、卫星遥感技术等依赖于激光、电磁波传播的探测技术束手无策,无法对海底沉积层进行高效探测。同时,人们较难接近海底,尤其是在恶劣的海况下,对淤泥质海底航道失稳滑塌的监测一直缺乏有效的方法,绝大多数是事后借助于测深的方法或者多波速扫描的方法查看滑塌情况,但对哪里可能出现滑塌,以及何时出现滑塌难以提出有效的证据,以便及时预测预警和采取预防措施。 声波在固体和液体中较强的穿透能力和相对较小的衰减使其在海底沉积物探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声波在不同类型的介质中具有不同的传播特征,当介质的成分、结构和密度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声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形成具有一定色彩或灰度的点状、线状和块状图形组成的浅地层剖面声纹图像。海底航道边坡在其失稳滑塌的不同发育周期内,其应力应变和物理性状不同,对声速的响应也有所不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具有鉴别特征的“声学指纹”。本技术利用浅地层剖面声学图像纹理,创造性地提出利用“声纹”识别方法,探测海底航道边坡内部的密度、结构等声纹变化特征,进而探测边坡的稳定性。

2022年08月15日

高端核电用泵设计开发

成果编号:33625
其他
近年来项目组在核泵研发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成功开发了第三代核主泵水力模型、辅助给水电动泵、海水循环泵、上充泵、二回路钠泵、前贮槽泵、除气塔疏水泵、乏燃料冷却水泵、设备冷却水泵等多类型核电用泵水力模型,并应用于华龙一号、卡拉奇K2/K3 等项目。解决了核泵设计中高效、多级、多工况点、最大功率限制等关键技术难题。基于先进的设计理论、方法、技术可以完成重要核电用泵的设计开发工作。

2022年08月15日

转子动力学及故障诊断研究

成果编号:33626
其他
转子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对低噪声船辅机振动噪声能量将产生直接影响,课题组在转子系统的干、湿特性、转子涡动、转子间隙、流固耦合等方向展开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子稳定性预测及诊断系统,并成功应用在水轮机及多级泵转子领域。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完成转子稳定性设计、计算、分析等研究工作,完成多支点转子系统的设计。

2022年08月15日

低噪声叶轮、导叶设计技术专利

成果编号:33627
其他
项目组在低噪声泵领域经过多年研究积累,从基础流激响应特性出发,阐明了泵内动静干涉主导因素,并探索了泵内流激能量控制的相关技术,完成了系列低噪声叶轮、导叶专利的申请、授权工作。相关技术在控制泵内压力脉动能量方面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地降低泵内流激能量,达到低噪声设计目的,具有极强的应用前景。
其他
项目为2018年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编号:BE2018675,由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南大学等单位共同研究完成。2021年11月15日,项目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验收。为解决自复位混凝土(SCPC)框架的梁柱节点多次往复循环荷载下屈服后耗能显著降低、结构自复位能力及抗剪能力不足和施工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新型装配式框架耗能型预应力干式连接节点(HC-FD-SCPC)框架梁柱节点,采用节点有限元分析与试验、单层及多层框架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等手段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工程应用,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新型装配式框架耗能型预应力干式连接节点(HC-FD-SCPC)框架梁柱节点中,竖向支撑系统既为结构组装阶段提供便利,保证了地震所用梁柱节点处的可靠抗剪能力,突破了现阶段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跨度上限。 2、适用于预应力自复位结构的NAO(非石棉有机纤维)摩擦耗能器装置,保证了耗能器稳定的耗能系数,极大提高了结构设计的便捷性,且避免了金属摩擦耗能材料在长期环境作用下的化学及电化学腐蚀,有效提升了结构的寿命周期。 3、新型预应力自复位框架及其精细数值分析方法,将新型NAO摩擦耗能器引入预应力自复位混凝土框架,建立了新型的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体系。 4、系统研究了关键设计参数和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因素对预应力自复位结构在近、远场地震激励下抗震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最大位移和残余位移作为性能标准参数,基于结构强度折减系数的设计理念。 5、研究了纯平面和单坡面摩擦耗能器的滞回性能,明晰了自复位结构第二刚度、耗能比等关键参数对结构层间位移、残余位移、楼面最大加速度、楼面最大速度等抗震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 6、形成了SCPC框架高效施工技术,通过试点及示范工程应用,总结形成了一整套完整、高效的施工工艺与操作流程。 本研究的成果为干式连接自复位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高烈度地区使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授权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形成省级工法2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5篇,核心期刊3篇。完成试点示范项目13.2万平方米工程建设,实现建安收入26070万元,工程结算利润收入2310万元,完成上缴各项税收2866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其他
CDs一种碳基零维材料,具有优秀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水溶性、低毒性、环境友好、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医学成像技术、环境监测、化学分析、催化剂制备、能源开发等许多的领域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丰富的表面基团赋予了CDs优良的光学性质,并使其能够与各种活性基团连接,实现多种目标物的靶向识别,然而,CDs在高浓度下的团聚与荧光猝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MOFs是由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或团簇通过配位键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分子内孔隙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具有规律的一维、二维或三维的结构,可用于生物反应器、传感器、气体吸附、气体储存、气体分离、催化剂等领域。MOFs的晶型结构中蕴含丰富的孔道、空腔、表面凹陷,为MOF与生物分子、纳米材料的复合提供了位点。
其他
一种具有溶酶体定位效应的金属有机框架固定化荧光探针LysFP@ZIF-8,该荧光材料可应用于体外及活细胞内的羧酸酯酶1(CES1)的检测,并且可以应用于有机磷的高灵敏定量检测。探针分子的底物是基于一种体外合成的荧光蛋白生色团类似物,然后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负载有机荧光分子,制备得到MOFs限域的化学传感器。利用MOFs材料的微孔道结构,可作为限域反应器有效提高酶与探针分子的催化反应效率。此外,MOFs对探针分子具有一定类似“铠甲”的作用,使得探针分子能够在较宽范围的pH条件下保持稳定存在。实验数据证实,相对于溶液中分散性的探针分子,MOFs限域空间中的探针分子与CES1反应,明显地提高了探针对CES1的检测灵敏度。由于有机磷农药对羧酸酯酶的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作者利用酶抑制法成功地实现了对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定量检测。作者在探针分子设计过程中,巧妙的引入溶酶体定位基团,赋予了LysFP@ZIF-8良好的溶酶体定位能力,实现了在细胞微环境及亚细胞器中对CES1的可视化识别。
其他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咪唑沸石骨架-8荧光平台(ZIF-8)作为载体包封红色CES1特异性结合小分子探针,实现了对羧酸酯酶1的定量测定。该设计基于BODIPY荧光母核在3位活泼甲基上引入给电子基团N-乙基咔唑-3-甲醛延伸共轭π结构,使荧光发射红移至红光区域,通过在8位引入羧酸酯酶1的特异性识别基团,获得目的探针CBZ-BOD后与2-甲基咪唑、乙酸锌在水溶液中通过一锅法制备得到金属有机框架材料CBZ-BOD@ZIF-8。CBZ-BOD@ZIF-8对羧酸酯酶1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游离态的探针CES1相比,CBZ-BOD@ZIF-8与羧酸酯酶1的催化水解效率显著提高,检测限更低。
电子信息 其他
一种智能车路协同环境下实时可变车道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基于BPR函数构建路段动态车道分配模型,为了体现实时动态转换,将全天24个小时划分为若干阶段,获取各个阶段的交通量和行驶阻抗,并将它们的乘积在时间上作积分,最终选择每个阶段中最小延误的车道组合作为最优方案。其中的交叉口动态车道分配模型是基于HCM2000延误模型来构建,以交叉口车均延误最小为目标函数,通过对不同流量状态下的不同车道组合的车均延误进行分析,寻找最优车道组合,并通过算例分析和MATLAB计算对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实时可变车道动态分配方法可有效分配道路资源,降低行车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