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
4722项成果

2023年12月08日

一种镁合金筒形件残余应力评估预测方法

成果编号:40324
新材料
铸造镁合金作为一种轻质合金,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在飞行器的结构复杂化、轻量化需求下,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对于大型复杂镁合金筒形件,由于存在较多凸台,由于凸台位置、结构及尺寸的分布复杂性,导致该类筒形件在铸造及热处理过程中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异常复杂,进而影响后续筒形件的加工变形。本发明在不损坏筒形件的同时,精确测量镁合金复杂筒形件整体残余应力分布规律,进而获得筒形件全域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及其评估方法,对调控筒形件残余应力分布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3年12月09日

新型具有透明-黑色-镜面模式的智能窗

成果编号:40357
新材料
成果简介 由传统玻璃和照明方式导致的建筑耗能激增问题日显突出,需亟待开发具有节能、环保、实用特 性的新技术。吉林大学研究团队针对这一迫切需求,聚焦具有“透光-阻光-反光”三种工作模式的新 型光电子器件,使其成为集自然光透过、保温隔热于一身的“智能”玻璃。本项目通过原子层沉积技 术结合薄膜光电薄膜的微纳米加工工艺实现上述功能。在实验环节打通基于多模式智能窗功能集成的 关键科学问题,为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玻璃技术奠定基础,同时为玻璃产业升级提供了 一条新思路。 科研团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段羽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玻璃应用中汽车玻璃占19%,2025年全球汽玻市场有望达到1129 亿元,但普通车窗玻璃利润空 间有限,每车的面积仅3m2 左右(160元/m2)。开发可变色玻璃具有实用性。传统电变车窗模式单一(透 明变黑),且造价高昂,例如:目前只在飞机上有使用。我们的产品生产工艺简单,价格更具有竞争性, 可以作为车载玻璃推广。

2023年12月09日

应用于节能环保的新型电致发光/反光器件

成果编号:40358
新材料
成果简介 主要研究成果: (1)研制出当时世界上驱动电压最低的白光OLED, 亮度1000cd/m2, 驱动电压仅为2.9V; (2)研制出具有“透明-黑色-镜面”三种模式的多功能智能玻璃产品,简化制备工艺; (3)将原子层沉积技术引入到气体透过性测试中,打破了美国模康公司垄断,获得了10°g/m2·day的水汽测试精度,通过第三方技术鉴定。 科研团队 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段羽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健康、电子电气、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新型建材。 知识产权情况 相关技术获授权专利13项
新材料
成果简介 研发团队在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部门支持下,以钠和锂单质及二元化合物为研 究对象,从高压相的结构和物性入手,围绕高压下金属一绝缘体转变这一核心科学问题,开展了系统性 的高压相变研究。发现高压下金属钠转变为透明绝缘体的奇异现象(图1),破解了金属锂的高压半导 体相的结构谜团,实现了高压下金属一绝缘体转变,突破了固体高压下金属化的传统观点和认识。成果入选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和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被国际同行作为经典工作在NATURE、PRL等期刊的167篇论文开篇首句或首段引用,成果获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研团队 物理学院马琰铭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新材料领域
新材料
成果简介 现有商业镁合金强度较低、成形能力差、挤压速度慢,亟需开发新型镁合金及其高效挤压成形技术,实现高性能组织调控,以期获得低成本高性能镁合金。 吉林大学王慧远教授团队长期从事新型高性能镁合金材料研发及关键制备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基于新 型低合金含量镁体系开发及其短流程可控快挤压技术,王慧远教授团队发明了一种多元高强耐蚀变形镁合 金及高效挤压成形工艺,其挤压速度相较于传统AZ31 变形镁合金提高10倍以上,突破了“现有商业镁合金挤压速度慢、板带材生产效率低”瓶颈。 目前,新型低合金含量镁合金体系及其高效挤压成形技术已在相关企业进行转化应用;制备的新型镁 合金材料具有高强韧性、高耐蚀性,且焊接性良好、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该技术可用于生产新型低成本、 高强韧快挤压镁合金板材、型材,可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军工通信、3C电子产品等领域。 科研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慧远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金属材料加工领域

2023年12月10日

高性能可持续发展聚合物材料及其应用

成果编号:40395
新材料
成果简介 开发了系列具有自修复、可循环利用及可降解性能的可持续发展聚合物材料,并赋予了其高强度、 高模量、高韧性及抗撕裂性等优异力学性能。可持续发展聚合物材料可大大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和降低 原材料的浪费及环境污染。主要构筑了兼具高力学强度、透明、与基底聚合物粘附力强的自修复原子氧 防护涂层。在近地轨道环境中可自发而迅速地修复损伤,恢复其原子氧防护能力,对于提高航天器的安 全性、延长航天器的服役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将聚合物链间的多重超分子作用力与动态微相分离结构相 结合,制备了兼具卓越抗撕裂能力、自修复与可循环利用性能的高强度聚氨酯弹性体。制备了高强度、 水环境下稳定的、可降解的聚乙烯醇基超分子塑料,有望作为包装材料部分代替聚乙烯塑料。 科研团队 化学学院孙俊奇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汽车、包装材料等领域。 知识产权情况 获得2项相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公开1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2023年12月10日

固态金属空气电池

成果编号:40396
新材料
成果简介 研制了一种基于分子筛薄膜的全新固态电解质材料,由于合理的孔道结构和丰富的低活化能位点锂离 子的分布,该分子筛膜固态电解质展现出高达2.7×10-4Scm1 的离子电导率、低至1.5×10-10 S cm1的电 子电导率、以及对空气成分和锂负极的高度稳定性,有效解决了现有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界面构建困难、内 部锂枝晶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并通过原位生长策略构建了柔性固态锂空气电池。得益于良好的“电解质-电 极”低阻抗接触界面,该电池展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良好的柔性、环境适应性和安全性。同时,分子筛固态电解质的应用还可以拓展到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钠空气电池等储能体系,展现出重要的应用前景。该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固态电解质材料和固态储能电池的创新发展。 科研团队 化学学院徐吉静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锂空气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镁离子电池、钠空气电池等。 知识产权情况 已申请核心发明专利 (202110025633.8)与PCT专利 (DF200311PCT) “分子筛基固态电解质以及 制备方法、 一体化固态电解质-电极材料”。

2023年12月10日

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成果编号:40397
新材料
成果简介 技术研发团队带头人王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OLED材 料基础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领域有20余年的工作经验,带领的技术研发团队包括具有教授、副教授职 称,以及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的研发人员20余名,其中多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和多年的OLED 材料领域从业经验。 经过多年的技术创新与积累,团队目前拥有涵盖了注入层材料、传输层及阻挡层材料、发光主体及 掺杂材料等一系列高性能OLED 材料体系的授权国家(或国际)发明专利,其中一些材料的性能已经达 到或超过了商用标准。预计未来2到3年,将每年各推出1种及以上可进入光电产品量产企业评测或导入 程序的新产品,甚至有望在2022年有1到2支产品进入到知名企业的供应商名录。 科研团队 化学学院王悦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新材料领域 知识产权情况 授权国家(或国际)发明专利30余项
新材料
成果简介 获得了成熟的连续纤维增强聚醚醚酮复合材料预浸带及其复合材料制品的制备工艺技术,降低了复合 材料的成本。这种复合材料是西方发达国家致力于研究开发和应用并限制对我国出口的高性能树脂基复合 材料。这种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模量高、抗疲劳、耐腐蚀、层间剪切强度高和耐湿热 等,能够被广泛地应用于苛刻环境下;生产制备过程绿色环保,成型周期短,贮存周期和使用寿命长,复 合材料可以回收利用。这种复合材料是火箭、导弹、飞机和航天器等国防军工装备需求的高性能轻质高强新型材料,在核电站、高速轨道列车、汽车、化工等民用高技术领域亦有重要的需求。 科研团队 化学学院王贵宾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汽车、高速轨道列车、医疗等领域。 知识产权情况 获得3项相关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公开3项相关国家发明专利。

2023年12月10日

储能用电池新体系与全固态电池

成果编号:40399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成果简介 锂电池是目前商业化最成熟的电池技术,在3C电子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 地壳中的锂储量有限且分布严重不均。这些缺点导致了锂电池价格逐年上涨,并俨然成为世界各国角逐 的重要战略资源。与锂处于同一主族的钠/钾元素在自然界储量丰富,发展钠/钾电池新技术有望一举解 决锂资源不足和电池价格居高不下两大难题。 团队以开发低成本、高效能电源新技术和研制关键电极材料为目标,通过十余年攻关,针对不同应 用场景的不同需求,开发了基于有机电解液的二次电池和基于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体系。基于有机 电解液体系,建立了以NASICON结构材料为正极、合金化材料为负极,及NASICON型材料作为对称电 池的几类低成本钠钾离子二次电池;基于固态电解质,建立了以NASICON型材料为正极、金属钠为负 极,具有高安全性的固态钠离子全电池。 科研团队 物理学院杜菲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电子产品与电动汽车领域 知识产权情况 1.一种钼酸盐聚阴离子型锂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 ZL 201410208615.3; 2.钼钒氧化物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专利号: ZL201510329848.3; 3.一种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钠离子二次电池,专利号:ZL 201610363034.6。

2023年12月10日

仿生自洁防污耐腐蚀型石墨烯涂层技术

成果编号:4040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成果简介 基于工程仿生理念,根据典型生物体表润湿特性及石墨烯材料在疏水、耐磨、耐热和防腐蚀方面的优 异性能,结合传统涂层制备和涂装的工艺,设计并构筑了一种有机硅树脂基多功能底面一体型的仿生超润 湿防护涂层体系,借助疏水表面、石墨烯和抗藻剂之间的协同运行机制提升金属表面长效耐腐、自洁防污 及耐磨等性能。已实现如下关键技术指标的优化: (1)生物脱附率≥85%; (2)涂层附着力达到2-1级; (3)盐雾试验时间大于4000h。 科研团队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刘燕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该涂层体系防腐、防污、耐磨,易操作,适用性广。预期将该技术用于某新型水下装备和大型水下无 人航行器的表面处理,避免由于海洋腐蚀和生物污损及冲刷造成的水下装备过早失效,延长装备的服役寿 命,降低装备的保障压力,提升装备的综合能力,为新型装备的快速发展奠定一定的技术基础。 知识产权情况 一种石墨烯基疏水型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 201910370181X。

2023年12月10日

新型生态护坡产业化

成果编号:40401
新材料
成果简介 为解决生态效果与固坡效果的矛盾设计的独特护坡砖,有植物生长口,层叠铺设及尾椎深入护坡土 层,留有适合动物生长繁殖的条隙,花草及小型灌木等植物根系可以通过植物生长口伸向坡体土壤,改善 河道生态环境,抗激流冲击、耐冰推,防春季冻土软化造成的滑坡,可大规模应用于河、渠、湖、塘及路基边坡、不稳定山体等坡体。年产值1000万元砌块工厂,年生产砌块100万块,每块总利润约为2.2元,年利润220万元;年产值 1500万元护坡工程公司,每块总利润约为2.5元,年利润250万元,5年利润约2500万元,如成功推广后期逐年快速放大。 科研团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瑛玮教授科研团队 应用领域 新材料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