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周升旺与江苏海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成功
  • 王正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40个团队

2015年07月07日

现代焊接技术团队——王克鸿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克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3
装备制造 新材料
王克鸿,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长期从事焊接机理与方法、焊接智能化、数字化与机器人系统集成等研发工作,获得国家和省部科技奖励1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省第二届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省333学科领军人才,青蓝工程创新团队负责人,国防科技工业工艺工作创新团队先进集体负责人,国家国防科工局工艺与装备技术领域规划专家和科工局研究应用中心规划专家,高能束流加工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汽车部件先进制造、工程机械装备教育部工程中心学术委员会成员,省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兵器焊接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市、泰州市焊接学会理事长,《焊接学报》编委。 本团队形成至今已20年有余,本团队以国防科技工业“大型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和南理工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材料加工工程省重点学科、机械制造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为依托,主要针对兵器等国防行业、江苏等民用领域开展焊接制造技术基础和应用研究。团队现有教师1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化率达到80%以上,在读博士生24人,硕士生56人,每年本科生约70人。 近年来,在研国家、国防、省项目30余项,年均合同经费约1500万元。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国防技术发明奖、国防科技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兵器科技奖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在国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300篇,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7项,连续15年被评为学校优秀研发团队,2007年获国防科技工业工艺工作创新团队先进集体,2012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创新团队。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国防科工局大型构件焊接技术研究应用中心、教育部材料优选与评价工程中心。

2013年10月01日

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智能信息感知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常本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5
电子信息
常本康,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夜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微光夜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红外技术》副主编,《应用光学》编委。已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近三年来,承担了国防973、总装瓶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创新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0万元;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在图像融合、成像系统、光电阴极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向荣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17日

轨道交通电气牵引及自动控制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文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胡文斌,1988~1992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主要从事自动化监控系统和高频开关电源研发工作和企业技术管理工作。1996~1999在年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 9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统的设计和研究,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完成了中航二集团某型号军用飞机应急电源系统的设计和研制;2002年提出了一类基于脉冲相位调制技术的变换器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完成了并联型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经试飞成功后,进入D型件阶段转厂批量生产,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同年完成了组合型三相航空静止变流器研制,在理论和技术上实现了航空静止变流器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完成了45/65kVA列车用辅助变流器研制,同年通过铁道部鉴定。2005年完成了某重点国防项目60kA/50kV电磁炮大功率脉冲电源研制,2006年通过部级鉴定。2007年成功申请国防重点保障项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8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近4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1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余篇,期中SCI论文2篇,EI论文21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团队在轨道交通电气牵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牵引系统建模、仿真计算与优化系统成果已在南京地铁、昆明地铁、孟买地铁车辆选型和参数匹配计算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南车南京铺镇车俩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司、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7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先进焊接技术——王克鸿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克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7
装备制造
团队形成背景:近年来随着高效毁伤、远程压制、防空制导、精确打击等常规兵器的现代化改造,制造工艺技术出现了许多瓶颈性工艺技术难题,新问题、新现象也不断涌现,本创新团队同志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方向,针对无槽×带自动熔敷焊技术、装甲焊接自动化技术、装甲铝合金双丝自动焊技术、基于视觉传感的弧焊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焊接工艺自动设计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突破了×带自动焊接这一新型×××药关键制造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性强,填补了国内空白,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将弧焊机器人技术、脉冲富氩双丝气体保护焊技术、自适应焊技术等引入×××装甲车辆和×××药的研制和生产中,为甩掉××××装甲车辆“东方焊缝”的帽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幅度提升了兵器行业的焊接技术水平,丰富了兵器焊接制造学科的内涵,对一些高新兵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研制性能的提高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发展目标及定位:本团队立足国防和长三角,服务全国,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开展新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机理和焊接方法、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质量评价、微结构高能束流等精密焊接方法和大型构件高效低耗焊接方法与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等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努力,近期使本团队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的2-3个学术方向达到国际领先,中期使本团队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机理和焊接方法;主要针对同种或异种的超高强材料、超硬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或结构,如有色-黑色(铜和钢,铝和钢),铝-镁、轻合金-重金属(铝和钨)、陶瓷-金属等异种材料,以及异种结构如螺柱+板结构、管+管马鞍形结构等的连接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在连接机理、厚界面行为、HAZ组织结构、材料-方法-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等科学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2、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质量评价;(1)机器人焊接过程智能控制技术主要针对MAG、PMIG、MIG、TIG、等离子、激光、电子束等焊接和加工方法,研究基于视觉和工艺参数传感的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弧焊机器人智能规划技术等,解决熔池图象-缺陷-质量关系模型、智能任务规划方法等科学问题。(2)数字化焊接技术主要针对军工、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机械、锅炉容器、钢结构、汽车等行业,研究焊接结构的数字化设计、焊接工艺数字化智能编制、焊接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检测、焊接工程的数字化模拟、焊接质量的数字化预测、焊接设备的全数字化制造等,解决焊接设计、工艺、制造、工程、检测等信息交互、过程控制、质量预测与检测、技术管理等的数字化方法等科学问题。(3)材料加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智能无损检测针对焊接件、表面成型件、液态成型件的加工过程,开展过程参数的传感、过程稳定性和质量预测的基础研究,针对高强超高强钢、轻合金等构件,开展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3、微结构高能束流等精密焊接方法;针对雷达波导、车载电系统中的微结构,开展电子束等高能束流、钎焊等精密焊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主要研发多层复杂结构装配技术、精密专用夹具、焊接工艺技术、基于防止缺陷产生的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等。4、大型构件高效低耗焊接方法与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开展高强钢、超高强钢、轻合金(铝、镁、钛等)、铜等有色金属、不锈钢等材料的高效低耗加工方法(焊接)和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高效气体保护双丝及三丝焊、高能密度等新能源焊、搅拌与线性摩擦焊、复合热源焊、新型变极性脉冲焊等新方法、新原理、新结构、新工艺的研究工作。

2014年06月17日

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文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57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团队创立于2006年,现有博士成员4人,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成员16人。团队以“刻苦专研”的精神风貌,完成及在研“轨道交通大功率变换技术”、“轨道交通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控制技术”、“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等20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服务中心”;与国电南瑞集团、中电熊猫、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成立了“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与系统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江苏省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南京理工大学-银河只能电网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具有成果性的科研成果。

2013年10月02日

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技术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唐振民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8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0人,其中博导8人,教授8人、副教授13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本团队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国家重点学科以及江苏省社会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重点实验室和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支撑。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6项,其中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项目等共6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在图像与视频分析、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图像处理与分析成果已在银行票据自动处理、道路病害检测、大庆油田智能监控、汽车智能防撞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海康威视、上海先锋商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5亿元。

2017年09月21日

可信服务与安全交互——李千目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李千目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80
电子信息
一.团队的研究方向可信服务与安全交互对于促进物联网技术深入和应用规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团队从基础研究、应用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三个层面,开展以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信息系统为背景的可信服务与安全交互技术研究、验证,促进传统的分离的物理世界和信息空间实现可信互联与整合。二.团队形成的背景本团队是由我校刘凤玉教授团队一脉相承而来,团队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主要围绕各类军兵种的信息指挥控制与安全防护技术开展研究,形成了以刘凤玉教授为核心,李千目、张宏、张功萱、戚湧、张琨等同志为技术骨干的团队。刘凤玉教授退休后,李千目逐步承担了团队科研项目的技术负责工作。李千目在FIU访学期间与李涛合作研究的恶意软件智能检测方面的理论成果成功应用于拥有3千万海外用户的COMODO互联网安全产品及拥有1.5亿用户的金山互联网安全产品中,随后,李千目安排多位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前往FIU合作研究。其后,李涛被引进为我校特聘教授,2013年评为江苏省特聘教授。本团队的核心人员至此形成。科学研究方面,2009年以来,本团队紧跟本领域的国际前沿,取得系列性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获国家星火计划产品1项、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1项、省级软件产品4项。申报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2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9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8项;团队成员共发表高层次期刊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33篇。成果在智能农业、计量检测、智慧水利等多个领域开展示范,4项产品通过江苏省软件产品检测。无锡市(锡政发[2012]5号)授予本团队成果在特种传感网的应用为无锡市十佳产学研合作项目;2012年无锡市经信委依托本团队的成果技术建设"无锡物联网测评和安全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科技厅(苏科计[2012]380号)批准依托成立“江苏省无线传感网安全组网及其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方面,2009年以来,本团队注重创新引导、理论与应用结合,获得江苏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奖三等奖,获批江苏省精品课程2项、江苏省333工程3人、省六大高峰人才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2人,出版教材4部。近年来,徐建、於东军、窦本年、付安民、侯君和李晶轩等同志先后加入团队,加强了团队新生力量。三.团队的发展目标本团队今后三至五年内以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信息系统为背景,针对可信服务与安全交互方向的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攻克服务柔性提供、系统资源安全调度和协同安全部署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在理论创新的同时,以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为基础,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研发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的系列性信息安全与信息处理系统,建设若干有实际经济效益和示范作用的典型行业应用范例。其次,鼓励创新和开放,联合省内2-3家高校科研单位和信息化骨干企业,为我省培养一批从事本领域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队伍。业绩目标:三年左右时间,承担、参与国家973、国家863或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层次国家项目不少于4项;团队成员在高层次期刊和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不少于20篇;申报发明专利不少于30项;获批人才项目或者人才计划不少于2项;获得省部级奖项1-2项,争取利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国家级科技奖。梯队建设: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不少于3名,不断提高团队的学术水平及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带领团队向国家科技创新团队行列努力。发挥合作企业的行业领头羊作用,将研究成果产品化并推广应用,使团队成为产学研为一体的新型科研团队。 成员培养:利用创新团队平台为成员创造条件,为争取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长江学者等国家层面人才项目提供支撑;鼓励团队成员对重要的前沿问题和基础问题进行潜心研究,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为核心成员创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深造的机会,在做好创新团队内部不同方向学术交流与合作同时,鼓励团队成员走出去,到国际上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访问和深造,三年内参加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不少于10人次,培养成员国际化的视野。学生培养:注重在研究实践中锻炼人和培养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研究条件,创造进一步学习提高的机会;健全考核体系,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定期的总结和考核;积极创造机会送学生出国进修、交流,三年左右时间培养省部级优秀毕业生2-3名,优秀毕业论文2-3篇,争取五年左右时间培育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或提名。

2017年09月21日

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陈光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6
新材料
团队形成的背景和发展目标:在学校统一部署和领导下,1999年引进带头人陈光教授,组建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目前,“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已经成为“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三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主要标志是:2000年度,南京理工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整体授予权,这在江苏省所有高校中是最早的;2001年材料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技术被评为江苏省重中之重学科,这在江苏省所有高校中是唯一的;2002年建成“江苏省新材料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创新工程示范基地”。2009年成立“江苏省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进入十一五,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同学科中的排序不断迅速提升,排名明显领先于江苏境内所有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除“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国防科技重点学科外,“纳米及亚微米科学与技术”又被评为国防科技工业重点交叉学科、“纳米材料及相关技术”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团队建设方面,积极引进人才,形成了由院士、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年富力强、团结协作、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团队,并成为“材料学”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以该团队为基础,组建了“材料评价与优选设计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06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团队的发展目标是通过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进而成为国家级科技创新团队。团队的研究方向是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其内涵是通过系统实验、深入研究,在正确认识、准确把握合金熔体行为、凝固与相变行为、物理化学行为、力学行为、在极端条件下的服役行为基础上,科学设计合金成分、组织结构以及材料复合与制备加工方法,创制新型金属与先进复合材料,注重新型高性能特种金属材料,特别是非晶及纳米晶、活泼金属、难熔金属、高温合金、介金属等的制备与成形技术、材料复合与成形加工技术、材料性能与使用效能评价技术的研究。

2014年06月17日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研发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状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55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目前由吴状春教授负责,有在读博士一人,硕士六人,本科生三人。吴状春教授自95年以来,一直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研究,具备专业扎实的基础知识,长期从事纳米材料与锂离子电池方向的研究,具备全面的电化学理论基础。近年来发表SCI多篇,他引超1400次。拥有美国获批发明专利 4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项。

2014年06月17日

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崔崇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53
能源环保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开发团队在近十年间从事化工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究。2003年承担国家“863”计划课题-洁净化工生产技术-化工白泥尾渣资源化开发利用, 2006通过专家鉴定验收,鉴定意见为:国际先进水平;2004年承担江苏省科技厅化工白泥渣制备新型墙体材料计划项目;2007年承担江苏省教育厅产业化推进项目-酸性锆渣资源化利用产业化;2009年承担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委员会课题-用废弃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硅酸盐陶粒研究;2010年承担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造纸碱回收白泥渣利用技术研究。目前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6项。

2015年07月17日

运动体智能控制——郭健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郭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008
电子信息
郭健,国家军口863某专题专家组成员,国家国防科工局“信息与控制”专家组成员,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带头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2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8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8项。发表SCI论文35篇,获专利授权16余项。获省部级奖励5项。在智能控制、电机控制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性能电机控制成果已在智能制造等省级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800万元。

2015年07月02日

南京理工大学制造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陆宝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7
装备制造
陆宝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副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机械领域高层次优秀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机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会理事、江苏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2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3项、科技支撑2项、产学研前瞻性研究1项、自然基金2项、创新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EI收录1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获得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项。在制造装备的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嵌入式智能前端单元已在框架式精密成型液压机、粉煤灰全自动增压砖机、海上风电工程起重机、粉末冶金成型机中得到应用。本团队与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团队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