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375个团队

2014年12月05日

中科院苏州医工所微纳技术研发团队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黎海文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05850
生物技术与医药
医用微纳技术研究室主要针对医疗、生物等领域,开展应用基础和具有应用前景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开发;具有研究微型生化分分析仪、微纳光机电系统、生物传感器及生物芯片等多功能的技术支撑体系;通过以上方向的原创性的科学研究,形成具有医用微纳特色的研究领域;具有为企业、科研机构提供全方位开放的微纳米加工的能力和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开放的医用微纳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公共技术平台,提高医工所在医用微纳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并地方经济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供持久保障。 目前,团队有1名研究员,2名副研究员,8名助理研究员

2015年02月15日

云创

南京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郁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914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其他
理念:开拓、创新、诚信、实干。 队伍:成员中有3名教授、6名副教授,1名高级工程师,8名博士,长期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业合作科研,已经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等专业研究生一百多名。 服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ERP、管理信息系统等项目咨询和系统研发;物流运筹设计与规划;科技项目评审咨询;科技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和行业发展规划;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灾害求援和危机处置预案编制,应急资源配置和求援能力评估。 优势:人才荟萃、技术先进;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为一体,以人工智能和组合优化为决策机制,以Internet为开发和运行平台。 目标:用户的效益。我们转让的不仅仅是科研成果,更包括卓越的服务。 特点:商务智能、Multi-agent协同 。 核心技术:多源异构环境中的信息融合;Web信息收集技术(网络爬虫、网络蜘蛛);智能推荐;Web环境中客户行为分析;大数据环境中的泛化聚类和同构分组,供需智能对接和数据挖掘;Web环境中的虚拟情景技术实现;云计算中的智能方法和技术;信息资源池管理方法和技术;基于Ajax架构,运用C++、.Net、JAVA等编程的电子商务系统;现代集群智能算法

2015年04月21日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科研团队

常熟理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徐本连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103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科研创新团队形成的初期,主要的研究方向分为多目标跟踪技术和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围绕新医药研制安全所应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围绕食品品质与安全所用的智能检测方法、围绕特种设备安全的智能故障诊断与控制方法开展了一定深度的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推广,先后通过合作办学与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智能信息处理、智能检测及先进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上实现自主研发,以及进行实用技术的开放式服务。

2015年07月07日

猪重要传染病诊断与免疫技术——姜平团队

南京农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姜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257
生物技术与医药
姜平,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预防兽医学系主任,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第二层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国家生猪产业体系猪病防控岗位专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生物制品学分会副理事长;动物传染病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本团队依托兽医学国家重点学科农业部动物细菌学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猪的重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致病和免疫机制、诊断和免疫防控技术。本团队核心成员共有6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先后主持国家和部省级研究课题25项。研究领域涉及畜禽重要疫病病原分子流行病学、致病机理、诊断和免疫研究。于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论文25篇,主编出版面向21世纪课程《兽医生物制品学》和其它专著4部,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国家科技发明专利2项,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60多名。十二五以来姜平教授率领的团队的在关于防治猪蓝耳病疫苗和猪圆环病毒病中率先研制成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活疫苗(R98株)和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SH株),获国家发明专利和新兽药注册证书,该研究成果成功转让江苏南农高科、普莱柯生物、辽宁益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正业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湖南中岸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北京市生物制品厂等多家企业,转让经费合计4180万元,并顺利取得生产许可证,实现了科研成果产业化。

2015年07月08日

三维打印技术

南京师范大学

团队带头人:杨继全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305
电子信息 装备制造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杨继全,男,博士,教授,汉族,安徽界首人,1973年9月出生,南京师范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副院长,江苏省三维打印装备与制造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三维打印学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三维打印(亦称快速成型、增材制造等)。获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2),美国Clemson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教授(2010-2011),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12),江苏省333工程第3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013),江苏科技创业导师(2012),第十一届南京好市民(2012),江苏省三维打印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技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2013),中国3D打印产业联盟顾问,南京三维打印学会理事长(2014)。 本团队拥有成员60余人,其中固定人员41人,高级职称29人,博士28人,学术骨干中,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4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5人;拥有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321”计划)重点扶持项目获得者1人;2013年度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厅局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2011至今实验室成员主持科研项目45项(国家级项目15项、省、部级项目19项),项目经费2027.2万元;实验室成员发表署名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学术论文192篇,其中SCI收录66篇、EI收录6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署名第一发明人的授权发明专利22项。

2015年07月10日

生物信息与医药工程团队

江苏理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常珊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6436
电子信息 生物技术与医药
常珊,团队负责人,广东省科技特派员,广东省首批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第八批“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评议专家。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美国NIH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近百篇,获中国及国际专利授权近10项,软件著作权11项。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创新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近5年团队成员承接各项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5年07月10日

银杏资源培育与利用——曹福亮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曹福亮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445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曹福亮,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森林培育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中青年首席科学家,“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7年起兼任中国林学会银杏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经济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培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园艺学会干果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6人,教授6人、副教授6人。近五年来,银杏资源培育与利用创新团队承担了与银杏资源培育和加工利用有关的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林业行业公益性项目5项、国家林业局948项目3项、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支撑项目2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项等。 近五年来,本团队在国外刊物和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30余篇,SCI收录20多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2项,选育出银杏新品种26个,筛选出抗性强的树种、种源、无性系和品种35个,获银杏新品种保护权6个,通过省级良种认证的银杏品种6个,10余项成果通过鉴定和验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梁希科普作品一等奖1项, 主编和参编6本著作和论文集。培养博士18名,硕士研究生45名,团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等整体实力和水平得到了同行和社会的高度认可。本创新团队注重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加拿大UBC大学等国外著名的教学、科研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经常邀请国际知名学者前来进行学术交流并开展合作研究,在国际同行间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015年07月10日

管盖基因芯片技术——刘全俊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刘全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469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刘全俊,东南大学生医学院教授,博导,2008年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第六届理事。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教授1人,博士后2人,博士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共5项,其中国家973计划子课题1项、863计划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合作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新一代超高通量DNA测序系统及配套的超高密度基因芯片和试剂、管盖基因芯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通过无锡市530计划在无锡新区实施转化,二台AG100超高通量测序系统已经在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运行测试,已经产出数千亿DNA 碱基的数据,并由南京普东兴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

2015年07月12日

海洋药用生物资源研究与开发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皓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575
生物技术与医药 其他
吴皓,教授,博士生导师,已经从事医药产品的研究开发近30年,作为主持人和项目主要的研究者已经完成新药和功能性保健品的研发项目8项,获得新药临床批件4项,保健品证书2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2项,具有丰富的医药产品研究开发经验。 目前正在研发的海洋和中药新药以及功能性保健品6项, 并正在承担2013年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项目,为首席科学家,国家863海洋中药新药研发项目,已经承担并完成国家级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得国家海洋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苏省海洋中青年科技标兵等称号。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重点项目等共近10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20余项。在海洋低值贝类综合开发、海洋中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其中海洋新药克乳痛胶囊已在合作企业江苏苏中药业生产、伸筋接骨胶囊已经转让给济川药业,鲨鱼软骨胶囊、康贝胶囊保健食品批文正在洽谈合作事宜。目前集中于江苏沿海低值贝类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已经获得政府投资500万元,正在申报和完成的海洋医药产品5个,银蜊钙咀嚼片、银蜊胶囊、银桑降糖颗粒均已中试生产,正在申报CFDA功能保健食品。

2015年07月12日

创新中药效应研究——陆茵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

团队带头人:陆茵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602
生物技术与医药
陆茵 女,教授,博导。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系主任。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管局中药药理学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教育部中药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后备培养对象。省优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保健食品评审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省中药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新药研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近年来连续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为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负责,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个。与国内一些制药企业如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陵药业集团、常熟雷允上制药有限公司等均有良好的项目合作开发关系。与广州昊健丹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伸筋接骨胶囊新药临床批件2011年转让给江苏济川药业,获转让经费一千多万;与苏中制药集团合作研发的克乳痛胶囊2014年获得了新药证书。作为药理学负责人参加了国家财政部重大科技专项“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卞慧敏 女 教授,博导,学科心脑血管药理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实验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世中联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执业药师工作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保健食品评审专家、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保健食品评审专家。 郑仕中 男 教授、博导,药学一级学科药理学带头人,消化药理学科带头人。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药理学教研室室主任,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双语精品课程“临床药理学”主持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委员、江苏省药学会医药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发育和细胞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网上评议专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评审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新药审评专家、教育部科技奖励和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国家中医药考试命审题专家、美国胃肠学会会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及“321”人才培养对象。2002年至2007年在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本团队于2013年获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称号,拥有骨干成员7人,其中博导3名,教授3名,副教授3名。近5年主持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作为药理毒理负责研制的新药获得10多个临床批件。获部省级以上奖励15项。主编人卫出版社《中药药理学》(2012陆茵)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人卫出版社专著《血管生成研究方法与技术》(2014陆茵)。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药理学》副主编(郑仕中)、全国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药理学》、《药理学实验》和《临床药物治疗学》副主编(郑仕中)。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获专利授权10多项。在中药抗肿瘤治疗、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中取得了一定成果。近5年科研总经费近千万。

2015年07月13日

杨树种质创新与品种改良——尹佟明团队

南京林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尹佟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631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现代农业
尹佟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6人,其中博导16人,教授16人、副教授10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6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9项。发表SCI论文30篇,获专利授权15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杨树杂交育种和杨柳科植物性别决定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杨树杂交育种成果已在生态林业和木材加工等工程中得到应用,杨树新品种及杨木的加工利用技术推广遍及全国10多个省份,特别是在江苏省的苏北地区已形成支柱产业。与泗阳的东佳木业、德化兔宝宝、奇异木业、英杰装饰材料等木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6845万元。

2015年07月14日

聚合物无机微纳复合材料技术——朱爱萍团队

扬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爱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6684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朱爱萍,江苏青年科技创业带头人,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省第四期“333 第三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对象,扬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第一完成人分别获得省部级一等奖、二等奖以及三等奖3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8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10人、副教授1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0多项,其中国家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1项。发表SCI论文310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8项。在金属防腐、绿色化工、传感、储能以及环保领域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水性工业防腐涂料成果已在仪征化纤冷却塔、瑞祥化工防腐车间与设备管道防腐以及油田贮水罐等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与江苏宝源高新电工有限公司、常熟风范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中环高科技塑业有限公司以及宜兴丹森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