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440个团队

2023年09月04日

铝基超轻材料与工业固废技术团队

郑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喜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439
能源环保
所在实验室是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所在团队是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在何季麟院士的指导下,在铝工业固废资源化高值化应用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如铝灰制备沸石和氢氧化铝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领先水平)、铝电解大修渣生产氟化镁和干式防渗料/石墨粉成套技术与工业应用(国际领先水平)、含锂废渣制备碳酸锂核心技术等。 团队目前教职工和学生共计16人,团队负责人曾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9项,校企合作项目13项;为主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973气候变化专项子课题2项;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5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同时,带领团队逐步走向国际化多元化,与奥克兰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等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研究领域聚焦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卡脖子”问题,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家电投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推广应用。

2023年08月25日

锂离子电池材料-袁淑霞团队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袁淑霞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10429
能源环保 新材料
新能源材料课题组隶属于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科院炭材料重点实验室,拥有桃南实验室、小店中试基地两大研发基地。课题组由20余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硕博士组成,是一只以85后为主、高学历的研发团队。本课题组长期从事于新能源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拥有丰富的产品开发及工程化经验。研发内容包括: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粘结剂、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材料等。本课题组积极探索新材料/新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积极与社会各界开展交流与合作。

2023年08月23日

新能源固态锂电池技术——南昌大学罗广圣教授团队

南昌大学

团队带头人:罗广圣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428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新材料
罗广圣,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副院长(正处级),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国物理学会固体缺陷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材料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6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高效能纯固态电解质技术、固态电解质成膜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高效能纯固态电解质技术研发成果已在新能源汽车搭载动力锂电池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赣锋锂业集团、鹏盛国能(深圳)集团、江西瑞马新能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新能源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600多万元。

2023年08月21日

智慧环保中心—翟俊团队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翟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426
能源环保
翟俊,重庆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副院长,智慧环保中心负责人,全国“水业杰出青年”、首批“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第三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际水协(IWA)人工湿地专家组委员,中国地区协调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5人,其中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5人,讲师及博士后6人,博士及硕士研究生15人。在流域与工程技术、城乡水务、工业废物治理及资源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开发了超高标准长效除磷填料、水陆协同水陆协同城乡水环境提升技术、钢铁酸洗废水零排放资源化技术以及“银鲨鱼”水下原位净化装置等技术产品装备,技术成果纳入环保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百强技术》,国家部委《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部分研究成果写入国家《农村污水处理技术标准》。技术成果已在重庆、江西、贵州、江苏、四川、广东等地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城乡污染水体治理、流域水环境质量综合提升等项目中应用。 近5年,团队成员主持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12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参编国际、国家标准4部,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2023年08月21日

智慧建造团队

重庆大学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

团队带头人:孙浚博
职称:
团队编号:10425
能源环保
孙浚博,博士毕业于世界百强大学-西澳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智慧工地信息化、固废资源化在建筑领域的高效利用、3D打印智能建造等。发表国际高水平期刊论文42篇,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项,先后主持参与中国、澳大利亚自然科学基金委科研项目7项,参加十余次国际重要会议并作学术汇报,在学术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 团队指导老师王翔宇教授,原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现全职回国加入华东交通大学,任土木基础设施智慧建维研究院执行院长,曾任澳大利亚国家基金委专家委员会委员(ARC College of Experts,对标美国NSF division director);2022年11月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工程),欧盟科学院院士(EUAS),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22年建筑与建造/土木工程/交通运输三大领域高被引文章数量全球排名第一(21篇),澳能集团(Woodside,澳大利亚十大上市公司之一)前首席科学家及讲席教授(34岁)。 团队先后承担国内外项目60余项,获得超过1500万澳币科研经费,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上做过40余次的主题报告,发表论文450余篇,SCI/SSCI收录近400篇(中科院SCI分区1区期刊近50篇),被引接近4000次,H-index高达28。 王雨飞,新南威尔士大学硕士学位,现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工程管理博士,研究方向包括固废混凝土、人工智能、智能建造、非饱和膨胀土等。现担任重庆大学溧阳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工程学院澳大利亚校友联谊会副会长,澳大利亚苏维研创中心特聘专家。主持和参与国内外科研项目8项,发表及在投SCI高水平论文12篇,登记软件著作权两项。

2023年08月17日

半导体光电技术——激光电池芯片团队

四川大学

团队带头人:苟于单
职称:副研究员
团队编号:10419
电子信息 能源环保
本团队依托“姑苏半导体激光创新中心”、“无线能量传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产学研用”的模式下,攻克了激光电池芯片的关键技术问题,实现了高效率激光电池芯片小批量生产。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在MOCVD材料生长、激光无线传能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808 nm激光电池芯片已在无人飞艇、长航时无人机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华为、中国电科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23年08月02日

能源环保——代云茜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代云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90
能源环保
代云茜,东南大学教授、博/硕士生导师。致力于新能源、催化、环境领域中低维纳米材料的构效关系及其表、界面效应的研究。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B类)、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 Angew. Chem. Int. Ed.、Nano Lett.、Chem. Soc. Rev.等国际权威高影响力学术期刊上发表一作/通讯作者论文 40 余篇,被 Nature Nanotech.、Nature Chem.等国际权威杂志正面引用1400余次,入选 ESI 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 2 篇。美国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Houston Gold、Nano werk和中国Materials views、易丝帮、江苏电视台等媒体专题报道相关原创成果。

2023年08月02日

土木工程——糜长稳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糜长稳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89
能源环保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工程力学分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工程力学系副主任、江苏省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专委会委员、实验力学专委会委员、国际交流与合作委员会委员、南京欧美同学会(南京留学人员联谊会)理事、南方计算力学委员会委员,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1994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淮阴电子工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2003年7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获美国怀俄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涵盖微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物理力学及其应用、表面力学与界面力学、接触力学和应力腐蚀断裂力学。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基金、人事和社会保障部择优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在固体力学、复合材料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有研究论文。掌握纳米力学、生物力学、细观力学和连续介质力学等多个尺度的力学理论,在每一领域均有研究论文发表。在教学方面,主讲过材料力学、建筑力学、弹塑性力学、固体力学基础、连续介质力学、细观力学与纳观力学、变分原理等课程。荣获东南大学“第九届吾爱吾师”我最喜爱的十大老师和“第十届吾爱吾师”最具魅力老师称号。主讲的“建筑力学”课程荣获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和“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称号;主讲的“材料力学”课程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主讲的“弹性力学”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在线教学国际平台全英文MOOC。

2023年07月31日

南京大学董磊教授团队

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董磊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85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董磊教授作为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领导的研究团队围绕生物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了“生物材料界面生物学分析方法”、“主动调控组织微环境的生物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基于免疫调控材料的器官再生与再造”等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凝练出一支核心突出、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学与科研团队。目前,研究团队包括教授1 名,副教授2名,助理研究员和博士后研究员8名,团队平均年龄为35 岁。团队成员学科背景交叉、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近年来,团队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项目1项,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4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一项,江苏省青年基金2项,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3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8 项;在Gut、Nature Communications、Science Advances、eLife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88 篇,2 篇论文入选Advanced Science 封底文章,1篇入选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 封面文章,1篇被选为Science Advances 亮点文章。连续多次被Trend In Biotechnology、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等权威期刊邀请撰写综述。近期团队的核心技术成果器官功能重塑的文章被国内外20余家科技和公众媒体报道,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有2项技术产品成功转化,多项技术已成功转化,进入产品管线。

2023年07月28日

能源光电子团队

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瑞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81
能源环保
朱瑞,北京大学研究员(长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能源光电子研究室主任。入选北京大学“博雅青年学者”,获国家基金委“优青”资助(2017年),北京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1年)。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7人,近3年,承担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超轻质钙钛矿光伏电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贝特瑞集团、利亚德光电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1259万元。

2023年07月28日

高效、稳定的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应用——黄春辉团队

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江苏集萃分子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团队带头人:黄春辉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10377
能源环保
黄春辉,北京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20人,其中院士1人,集萃研究员3人。近4年发表SCI论文4篇,获专利授权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解决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稳定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开发出十余种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已在信息、照明、光伏以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得到应用。与苏州赛伍、迈为、上海海优威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4年科研总经费达800万元。

2023年07月26日

能源金属分离技术——陈继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陈继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10370
能源环保 新材料
陈继,二级研究员,中科院特聘研究员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和工程师4人,研究生10余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及横向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稀土及钴镍、锂等金属的绿色分离与工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重稀土分离新工艺制备高纯氧化镥成果已在稀土产业得到广泛应用,与中国稀土集团、厦门钨业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成了废旧动力电池有价元素回收中试示范线,为新工艺产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