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439个团队

2013年10月02日

生态环境材料创新团队

盐城工学院

团队带头人:吴其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417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吴其胜,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生态环境材料团队学术带头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完成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耐高温环保型高性能盘式刹车片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等省级以上课题9项,通过江苏省科技厅鉴定11项。出版“无机材料机械力化学”、“材料物理性能”专著教材13部,在“JOURNAL OF RARE EARTHS”、“无机材料学报”、“硅酸盐学报”等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 EI收录11篇,CA收录15篇。申请、授权专利及科技进步奖6项。与江苏威特集团、中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吉能达环境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三年科研总经费达500多万元。

2013年10月03日

长寿命耐腐蚀筋材制备与应用技术——孙伟院士团队

东南大学

团队带头人:孙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584
新材料
孙伟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本团队拥有骨干人员8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博导4人,教授5人,博士后3人。近5年来,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1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等国家重大课题4项。发表SCI论文100篇以上,获国家专利授权25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在混凝土耐久性评估与提升技术和长寿命筋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耐腐蚀钢筋成果已经在灌河大桥、南海港口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沙钢集团、苏博特、中交规划设计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经费达到2000万元以上。

2013年10月08日

工业催化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祥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921
新材料
围绕有重要工业价值的MFI家族(ZSM-5, TS-1)、MWW家族(MCM-22, MCM-49, MCM-56, ITQ-2)、β家族分子筛的合成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晶化过程和晶貌调控的机理探究,基于晶种技术的廉价和清洁合成研究。 2、多相催化(沸石分子筛): 围绕化工原料、能源技术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重点:针对芳烃进行芳构化(生产三苯,汽油调和组分)与烷基化(生产二甲苯,乙苯, 异丙苯,对甲乙苯,对二乙苯)研究,针对烯烃进行低碳烃脱氢、裂解和转化(生产乙烯、丙烯、异丁烯和丁二烯、环氧丙烷)研究。 3、等离子体催化: 围绕等离子体和多相催化剂的协同催化作用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开辟化学反应新途径。重点:用氢气氧气混合气直接合成绿色氧化剂和电子级纯度的过氧化氢,用氨气裂解制取高纯氢气(燃料电池汽车氢能技术),甲醇和天然气等低碳烃的低温活化。

2013年10月08日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宾月珍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922
新材料
本团队隶属于: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辽宁省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重点二级学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承担高分子材料系的大部分教学工作。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学、复合材料、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功能高分子材料、聚合物结构分析和高分子专业实验等本科生主要专业课程,以及聚合物反应原理、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生课程。

2015年08月10日

功能性新材料团队

华东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朗美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943
新材料
本团队主要从事功能性新材料的研究,以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生物材料等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工程放大为主要研究内容,课题密切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重大项目,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相结合、实现工程化为特色,在上述领域的某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团队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有教授、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100多人,博士生导师30多人,硕士生导师100余人。与许多大型企业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承担了大量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团队研究队伍及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方向1: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包括高分子超分子结构、聚合反应机理、高性能树脂合成。方向2:高分子材料加工,包括反应加工、分子自组装抗菌材料、聚合物成型工艺等。方向3:特种聚合物及复合材料,包括耐高温耐烧蚀材料、高温透波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等。方向4: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先进无机介孔材料、特种功能玻璃、新型无机光电材料等。方向5:纳米材料科学与技术,等,包括纳米材料工程、氧化硅颗粒材料、纳米磁性粒子等。方向6:生物医用材料,包括骨修复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生物陶瓷等。 2001年以来已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重大项目、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九五”“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863”计划、国防科工委科研项目、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计划、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和上海市纳米科技专项等300余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200余项,授权8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30余项。近年来获得863课题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项。

2015年08月12日

先进复合材料技术——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团队

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白树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2741
新材料
白树林教授、博士,留学回国人员,现任北京大学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3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1人,研究生6人。近几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专利授权3项。

2015年08月12日

吸附分离材料——翟茂林团队

北京大学

团队带头人:翟茂林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2781
新材料
翟茂林,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该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发表SCI论文130多篇,获专利授权6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项。在功能高分子材料、石墨烯及金属纳米催化剂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辐射制备低分子量壳寡糖成果已成功实现产业化。与厦门蓝湾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3年10月18日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团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胡士奇
职称:其他类正高级
团队编号:03181
新材料
周光远,国家863计划高分子领域专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博导/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6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5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专利授权5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以树脂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PP)为基础树脂,另一方面以高性能聚芳醚酮[此处有错误]树脂(PEK-C)为基础树脂,通过研发基体树脂化学改性技术、聚合物发泡专用料制备技术和发泡调控关键技术,开发系列低成本高性能聚合物发泡材料和特殊需求的高端发泡材料,掌握高性能发泡材料制备所必需的核心技术,并获得知识产权,满足国家战略发展对高性能复合材料芯材及高性能发泡材料的需求。。与常州天晟、江苏煦和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3年10月18日

功能高分子材料——张秋禹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和鹏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3202
新材料
张秋禹,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工业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5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3人。近3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7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共6项,国家高新工程军品配套项目6项。攻克了微纳米尺度有机无机复合、多孔材料孔道控制等关键技术。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光电新材料、吸附分离材料及有机无机复合等方面取得了多项成果。

2013年10月30日

功能化高分子复合材料技术-侯琳熙团队

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侯琳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3721
新材料
侯琳熙,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小型企业创新基金1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在环保型车用不锈钢/聚烯烃复合材料粘胶剂、光催化抗菌涂料、聚胍抗菌剂、聚碳酸酯复合材料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在汽车零部件、空调外壳、有机废水处理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江苏坤宇集团、浙江翔神集团、浙江天宇集团、台湾敏实集团、中国化工设计二院宁波赛鼎公司、山东兖矿集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24日

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系统及相关产品研发-吴雪梅团队

苏州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雪梅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4681
能源环保 新材料
团队负责人吴雪梅教授,是中国物理学会等离子体物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等离子体科学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委员,是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是苏州大学“低温等离子体物理及应用”校级创新团队的负责人。团队共高级职称人员5人(全部博士学位),中级职称人员5人(2人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新型等离子体源研制及等离子体放电的物理化学过程以及应用研究,开展等离子体与材料(软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过程及其相关复杂性研究,开展新型诊断技术的研发工作。共获得科技部课题主持2项,参加1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过10项。与企业合作开展“DBD等离子体废气处理系统及相关产品研发”,开展等离子体组合电源(KHz\MHz组合电源)和组合电源驱动双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排放处理技术的研发,试制工业化样机,开展样机用户现场测试及改进设计,并实现新产品市场化推广。

2014年02月21日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纳米材料改性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

团队带头人:蔡冬清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4761
能源环保 生物技术与医药 新材料 现代农业
该团队是由吴正岩研究员带领,拥有2名高级、1名中级职称人员以及多名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