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周升旺与江苏海枫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接成功
  • 王正博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王庆富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创新平台管理与服务处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7年09月21日

低成本高可靠双凸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张卓然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张卓然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44
能源环保
张卓然,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Senior Member。曾任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访问教授。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是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等。荣获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奖。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0余人,其中教授、博导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博士生4人,硕士生3人。近年来,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项,研究团队近年来在电励磁无刷直流电机系统研究方面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日内瓦国际发明金奖等。团队已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论文17篇,EI检索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团队致力于航空电机及新能源汽车电机系统研发与产业化。

2017年09月21日

新能源与节能技术——韩东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韩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1
能源环保
韩东,首批南京市“321”领军型人才。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发表二区以上SCI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0余项(其中转让4项)。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浓缩、机械蒸汽再压缩污泥干燥、机械蒸汽再压缩木材、低温余热利用、热质同传蒸发结晶、高效传热、新型海水淡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其中机械蒸汽再压缩蒸发技术成果已得到实际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江苏乐科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空动力有限公司、南通中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微波光子学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潘时龙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38
电子信息
潘时龙,教授,雷达成像与微波光子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首届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曾获美国光学学会杰出审稿人奖、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科技工作者等荣誉。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8人,承担了包括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防973课题、科技委重大创新项目课题、国防基础科研重大项目课题、国家973子课题、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内的40余项课题。在OL、OE等本领域主流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SCI收录90余篇,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Microwave Magazine等期刊特邀论文10篇,申请专利43项,授权发明专利24项,在OFC, ECOC等顶级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40余次。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创新科技奖一等奖1项。所研制的“超高分辨率光矢量分析仪”荣获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特别金奖。成果与中电10所、14所、29所、38所、55所、中航607所、航天509所、航天五院通信事业部、苏州旭创、亿通科技等企业院所成功对接,主持中航产学研项目,联合承担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2014年06月25日

复合材料天线罩研制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周光明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391
装备制造 新材料
周光明 飞机设计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总体负责 曹群生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天线罩电性能设计负责 王新峰 工程力学 博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副教授 天线罩力学性能设计负责 蔡登安 工程力学 博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博士生 渐进损伤分析方法研究、静力试验 乔玉 工程力学 硕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生 多学科优化设计软件开发 黄翔 工程力学 硕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生 结构强度计算分析、静力试验 李豪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生 电信设计方法研究 李黄炎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生 电信设计软件开发、电性能试验 眭韵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生 电信设计软件开发

2015年07月02日

南京理工大学制造装备自动化与智能化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陆宝春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7
装备制造
陆宝春,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制造工程及自动化系副主任,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机械领域高层次优秀人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机床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高校先进制造技术与机床研究会理事、江苏电工技术学会机电一体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8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部计划项目2项、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3项、科技支撑2项、产学研前瞻性研究1项、自然基金2项、创新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26篇(其中被SCI收录6篇、EI收录12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件,获得2008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1项、2010年江苏省科学技术奖1项。在制造装备的嵌入式智能监控与维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嵌入式智能前端单元已在框架式精密成型液压机、粉煤灰全自动增压砖机、海上风电工程起重机、粉末冶金成型机中得到应用。本团队与南通锻压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腾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富有成效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团队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1000万元。

2014年06月17日

流体处理和智能管理系统工程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俞文迪
职称:高级工程师
团队编号:05152
电子信息
目前在建筑给排水和民用燃气领域内利用翻斗等专利技术提高处理空中下落的液体、即无压液体的水平。用翻斗型传感器实施无压液体,以及液体向敞口容器的输入和液位、溢流等的智能管理,结合水表、燃气表等流量计型流量式传感器对管道输送的有压流体实行智能管理,以达到避免水和燃气的泄漏所造成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甚至使人中毒、导致燃烧爆炸等恶性事故。在此基础上探索和扩大其它领域,如化工生产、流体物流行业,以及提高与液体有关的生产过程的智能管理水平。

2015年08月07日

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邵自强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邵自强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23
新材料
邵自强教授,长期从事纤维素产业化研究,现任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纤维素行业协会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学技术奖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曾主持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重点支撑项目、国家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北京市科委与教委项目等科研60余项,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北京市发明专利三等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汉、英、俄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2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60余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北京市科委、国家发改委项目等共15项。发表SCI论文18篇,获专利授权15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国防技术发明三等奖,北京市发明专利三等奖2项等。已取得多项鉴定项目,技术工程化转化多项:包括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醚酯系列产品工程化100吨/年制造;聚阴离子纤维素10000吨/年生产线设计建设等。耐候性羟乙基纤维素技术在2000吨/年生产线上试制与推广,液晶用三醋酸纤维素制造技术中试放大以及产品在关企业使用项目稳定品质优良;中心还开发了NC质量检测系统,在多家企业得到推广使用。与中国兵器集团、北京建筑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微电子所、四川泸州北方化学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重庆力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北京林业大学、山东一滕化工有限公司、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0多万元。

2014年06月16日

新药合成研究室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方志杰
职称:研究员
团队编号:05143
生物技术与医药
在科研方面曾承担国家、省部级和对外协作科研项目40余项,负责完成30余项; 其中对外国际合作交流项目3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项; 尤其是对外协作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与包括诺华制药在内的国内外制药、化工等企业开展科研合作项目:与企业共同建立了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先声药业新药合成研究室;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代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学-苏州诺华制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科研和联合培养研究生、博士后;南京理工大学-安徽恒远化工有限公司精细化工研究所;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吉贝尔药业有限公司产学研联盟等科研机构和协作关系。经多年来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获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优秀教材二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和优秀论文奖多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14项,已经授权6项;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1本,教材一套4册。

2014年06月27日

先进成形工艺技术及装备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明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487
装备制造 新材料 其他
本团队所在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是航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主要研究领域有钛合金成形技术、板成形工艺的力学分析、模具的优化设计、板成形性能分析成形工艺与工装方面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建设了部级CAD/CAM开放研究实验室和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我国飞行器设计制造技术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钛合金成形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于1979年完成了国内首台热成形机床研制,并获得国家科学大会奖,而后又在2006年自行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控制的热成形机床。完成了某型空空导弹的钛合金、某型飞机的钛合金垂尾的部件的研制等。 本项目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钛合金、铝合金及陶瓷等难成形材料成形技术、材料成形性能分析与评价、成形工艺与装备、板料成形CAE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材料加工中的应用、材料超塑性及成形/扩散连接技术、材料成形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变分析、飞机钣金制造技术等方向的科研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先后完成了某重点型号工程项目“某型飞机钛合金垂尾热成形技术”、“某型空空导弹的钛合金热成形技术”、“×××高性能钛合金应用研究(总装备部重大专项)”、“中高强损伤容限型钛合金应用研究(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项目)”等钛合金成形应用科研研制项目。“某型空空导弹钛合金舱体及翼面舵面制造技术”, 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钛板热成形技术在空空导弹中的应用研究”,获得国防科技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强韧钛合金热工艺参数与相关机械性能及微观组织预测研究”,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并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钛合金热成形机床。 此外,本团队依托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技术研究应用中心(难加工材料加工)的研究基地、教育部“高效精密加工与装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精密与微细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具有良好的实验研究工作条件。

2015年09月11日

飞行器结构轻量化与优化设计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继宏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8085
装备制造
团队负责人张卫红教授,教育部第二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团队立足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发展国际学术前沿,针对航空航天、机械装备研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结构轻量化、高性能设计与制造共性基础问题,深入开展建模仿真与优化设计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 团队拥有骨干成员40余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2人、副教授8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20项。发表SCI论文120余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三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新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和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国防科技成果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700万元。

2014年06月17日

燃烧与爆炸控制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黄寅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45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其他
团队核心人员黄寅生是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先后申报获得专利10余项,其中有两项专利已转让工厂,产生近3000万的产值。现为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党委委员、应用化学系主任(原),江苏省国防科技工业安全生产化工材料专家,中国兵工协会火工烟火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安全总局安全培训机构培训师,南京市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专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民用爆破器材研究所总工程师、江苏南理工春雷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 其余成员均为南京理工大学骨干教师,承担大量的军名品技术研究与开发。

2013年10月01日

激光立体成形(3D打印)技术——黄卫东团队

西北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黄卫东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90
装备制造 其他
黄卫东,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2人,其中博导3人,教授3人、副教授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2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190篇,获专利授权12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项。在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立体成形理论、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相关成果已在飞机、航空发动机、航天飞行器等国家高新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国内多家航空航天院所、企业及大型燃气轮机,风机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