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专家、团队、院校、需求、企业在线对接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纪秀林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张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咨询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对接成功
  • 刘平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高层次人才与外国专家服务处对接成功
  • 南京光启机电有限公司与聂俊对接成功
  • 盐城市瓯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俞磊对接成功
-
2036个团队

2015年09月30日

纳米颗粒物数目浓度检测系统开发团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陈龙飞
职称:副教授
团队编号:08373
能源环保
Nick Collings, 剑桥大学教授,Cambustion公司创始人。Kang-Ho Ahn,韩国汉阳大学教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十余人,其中副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7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3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十余篇,获专利授权1项。在纳米颗粒物数目浓度检测、稀释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稀释器样机成果已在清华大学试点应用。与苏信、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300万元。

2013年10月01日

多光谱图像融合的智能信息感知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常本康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5
电子信息
常本康,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政府津贴获得者,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会员,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兵工学会夜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微光夜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红外技术》副主编,《应用光学》编委。已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0余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军民结合科技创新一等奖1项,兵器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9人,教授2人,副教授3人,副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1人,讲师1人,实验师1人。近三年来,承担了国防973、总装瓶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产学研创新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1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到1000万元;已发表SCI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10余项,在图像融合、成像系统、光电阴极材料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与向荣集团等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2015年07月17日

轨道交通电气牵引及自动控制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文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811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胡文斌,1988~1992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学习,主要从事自动化监控系统和高频开关电源研发工作和企业技术管理工作。1996~1999在年南京理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200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工作。 90年代开始一直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统的设计和研究,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航空基础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完成了中航二集团某型号军用飞机应急电源系统的设计和研制;2002年提出了一类基于脉冲相位调制技术的变换器并联均流控制方法,完成了并联型航空静止变流器的研制,填补了国内空白,同年通过了专家组评审,经试飞成功后,进入D型件阶段转厂批量生产,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同年完成了组合型三相航空静止变流器研制,在理论和技术上实现了航空静止变流器的模块化和标准化。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完成了45/65kVA列车用辅助变流器研制,同年通过铁道部鉴定。2005年完成了某重点国防项目60kA/50kV电磁炮大功率脉冲电源研制,2006年通过部级鉴定。2007年成功申请国防重点保障项目。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8人,其中博导1人,教授1人、副教授8人。近4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共1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余篇,期中SCI论文2篇,EI论文21篇,获专利授权10余项,软件著作权10多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团队在轨道交通电气牵引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牵引系统建模、仿真计算与优化系统成果已在南京地铁、昆明地铁、孟买地铁车辆选型和参数匹配计算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南车南京铺镇车俩有限公司、南京地下铁道有限公司、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3年科研总经费达7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先进焊接技术——王克鸿团队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王克鸿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77
装备制造
团队形成背景:近年来随着高效毁伤、远程压制、防空制导、精确打击等常规兵器的现代化改造,制造工艺技术出现了许多瓶颈性工艺技术难题,新问题、新现象也不断涌现,本创新团队同志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方向,针对无槽×带自动熔敷焊技术、装甲焊接自动化技术、装甲铝合金双丝自动焊技术、基于视觉传感的弧焊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焊接工艺自动设计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如突破了×带自动焊接这一新型×××药关键制造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性强,填补了国内空白,进入了国际领先水平,将弧焊机器人技术、脉冲富氩双丝气体保护焊技术、自适应焊技术等引入×××装甲车辆和×××药的研制和生产中,为甩掉××××装甲车辆“东方焊缝”的帽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大幅度提升了兵器行业的焊接技术水平,丰富了兵器焊接制造学科的内涵,对一些高新兵器装备研制、生产和研制性能的提高起到了较重要的作用。发展目标及定位:本团队立足国防和长三角,服务全国,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开展新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机理和焊接方法、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质量评价、微结构高能束流等精密焊接方法和大型构件高效低耗焊接方法与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等的基础、应用基础研究工作,通过努力,近期使本团队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的2-3个学术方向达到国际领先,中期使本团队在材料加工特别是焊接学科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新材料和异种材料连接机理和焊接方法;主要针对同种或异种的超高强材料、超硬材料、特种功能材料或结构,如有色-黑色(铜和钢,铝和钢),铝-镁、轻合金-重金属(铝和钨)、陶瓷-金属等异种材料,以及异种结构如螺柱+板结构、管+管马鞍形结构等的连接开展研究工作,重点在连接机理、厚界面行为、HAZ组织结构、材料-方法-工艺-设备一体化技术等科学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2、材料加工过程智能化、数字化与质量评价;(1)机器人焊接过程智能控制技术主要针对MAG、PMIG、MIG、TIG、等离子、激光、电子束等焊接和加工方法,研究基于视觉和工艺参数传感的质量智能控制技术,弧焊机器人智能规划技术等,解决熔池图象-缺陷-质量关系模型、智能任务规划方法等科学问题。(2)数字化焊接技术主要针对军工、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机械、锅炉容器、钢结构、汽车等行业,研究焊接结构的数字化设计、焊接工艺数字化智能编制、焊接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检测、焊接工程的数字化模拟、焊接质量的数字化预测、焊接设备的全数字化制造等,解决焊接设计、工艺、制造、工程、检测等信息交互、过程控制、质量预测与检测、技术管理等的数字化方法等科学问题。(3)材料加工过程监控与质量智能无损检测针对焊接件、表面成型件、液态成型件的加工过程,开展过程参数的传感、过程稳定性和质量预测的基础研究,针对高强超高强钢、轻合金等构件,开展智能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3、微结构高能束流等精密焊接方法;针对雷达波导、车载电系统中的微结构,开展电子束等高能束流、钎焊等精密焊接方法和技术的研究,主要研发多层复杂结构装配技术、精密专用夹具、焊接工艺技术、基于防止缺陷产生的过程质量控制技术等。4、大型构件高效低耗焊接方法与机器人系统集成技术;主要开展高强钢、超高强钢、轻合金(铝、镁、钛等)、铜等有色金属、不锈钢等材料的高效低耗加工方法(焊接)和技术的研究,主要针对高效气体保护双丝及三丝焊、高能密度等新能源焊、搅拌与线性摩擦焊、复合热源焊、新型变极性脉冲焊等新方法、新原理、新结构、新工艺的研究工作。

2015年08月07日

太阳能高温集热及海水淡化系统集成技术——郑宏飞教授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郑宏飞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0936
其他
郑宏飞,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项目负责人。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9人,其中博导2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近10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8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共10项。发表SCI论文40篇,获发明专利授权17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太阳能集热、太阳能海水淡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太阳能海水淡化成果已在海军部队的工程中得到应用。近5年科研总经费达500万元。

2015年08月17日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任南琪院士团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团队带头人:任南琪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7769
能源环保
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成立于2010年7月,是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市政府、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共建的科研事业单位,其以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技术支撑,集原创科技研发、工程技术成果转化、高端企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高端技术服务平台。 研究院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环境污染防治及资源化、能源化技术创新为宗旨,结合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园产业优势,通过构建政、产、学、研一体化的平台,以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研究院包括多名院士、长江学者及知名教授,研究、开发实力雄厚。 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市场化运营和项目产业化的主体,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是环保技术研发、环保工程投资与运营的高新技术企业,定位是工程投资公司和技术服务公司,作为工程投资平台、环保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对专项技术公司和合作公司进行服务,支持环保产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近5年的建设与发展,“哈宜”平台已初具规模,采用“一品一所一公司”模式,通过技术成果转化孵化建立五家专项技术二级子公司;全国布局市场网络,采“取域总”包市场推广模式,为地方政府或企业提供全流程环保服务,建立了东北分公司、北京分工和全国不同省份的8个办事处,2014年承接环保工程项目50余项,业务延伸至17个省市区;拥有一支百人规模的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与工程转化团队,形成了10余个系列的核心技术和成套工艺装备,建成制药废水处理、有机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饮用水成套设备、流域综合治理、农业清洁生产技术与产品、生态规划新技术等一批具有标志性成果的示范工程。

2017年09月21日

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楼佩煌教授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楼佩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24
装备制造
楼佩煌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6人,其中博导4人,教授4人、副教授2人,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成员中1人入选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入选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1人入选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3人入选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工程,1人当选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1人被评为省首届创新创业先进个人,1人获德国洪堡基金奖励,1人获2009年度“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多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产学研合作等项目30多项;团队近五年来科研成果获得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银奖1项。出版专著3部,国家规划教材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150多篇,其中SCI/EI收录131篇,其中SCI收录29篇。授权发明专利25件,软件著作权5件,其中“轨道式输送机控制装置(ZL200710021029.8)”发明专利获四十二届日内瓦发明展金奖、十四届中国优秀专利奖。在智能摩擦驱动技术、离散制造车间智能化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应用智能摩擦驱动技术的汽车装配物料输送系统已在包括美国福特、日本丰田等在内的200多条汽车装配线中得到应用。与天奇股份、无锡富瑞德测控仪器、南京奥特自动化、南方电网江苏电力科学院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2100万元。

2017年09月21日

超声电机技术——赵淳生院士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淳生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9567
装备制造
赵淳生,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导。本团队拥有30人的骨干科研团队,其中10位教授、16位副教授和讲师。赵淳生院士近20年来,潜心研究超声电机技术及其应用,拥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5项,其中有多种超声电机已在科研、生产和高端装备上应用。代表著作:《机械振动参数识别及其应用》(合著,科学出版社,1989)、《超声电机技术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Ultrasonic Motors: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Springer-Verlag,2011);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共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20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四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1项。先后荣获 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国防系统先进工作者、总装备部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杰出专利发明人、南京市十大科技之星。获201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美国Virginia Tech的“能量收集材料和系统中心(CEHMS)”给他颁发了“超声电机技术突出贡献奖”;在第11届IWPMA会上获由IWPMA学术委员会颁发的“压电超声电机领域内的终身成就奖”和“对IWPMA支持奖”。2017年1月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创办了南京航大超控科技有公司,进行超声电机产业化工作。

2015年08月07日

绿色化学电源系统研究和应用——吴锋科技创新团队

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吴锋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227
能源环保
吴锋,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国家高技术绿色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国家高技术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主任,北京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化工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环境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约15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8人。近五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多项,其中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12项。发表SCI论文156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镍氢电池及相关材料、锂离子电池新型安全保护材料与技术、锂二次电池用功能性电解液等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部分成果已在国家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二次电池产业化开发及新型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制备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市华盛化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近五年,科研总经费达4000万元。 本团队依托学科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有北京市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工程中心。

2014年06月24日

南航赵又群车辆结构力学与控制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赵又群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295
装备制造 其他
南航赵又群车辆结构力学与控制团队,1994年以来,开展并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A类等1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了40余篇学术论文,获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省教育厅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具有较好的研究技术积累。该方向重点开展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等整车行驶性能的理论建模、评价指标、试验研究等,提出了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研究方向,解决了ZK6858h大客车的高速“发飘”问题。该研发方向可以承接汽车及其零部件动力学、运动学分析项目,有限元、边界元分析项目,计算流体力学分析项目,例如汽车子系统建模及优化、整车多体动力学建模、虚拟样车试验及分析优化、汽车侧翻稳定性及防侧翻控制研究、整车白车身刚度灵敏度分析、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数值模拟、关键零部件结构强度、模态及疲劳寿命分析、弹性元件建模及分析、整车外流场分析、汽车空调匹配、通风散热、发动机冷却特性分析等。 自2008年以来作为协作单位承担完成了“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技术研发”,现在正在作为协作单位承担着“十二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全新结构小型纯电动轿车设计与技术开发”和“深度混合动力客车产业化技术攻关”等两个项目,以及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开放课题“乘员在混合动力汽车电磁环境中的人身安全性模拟与评估”等项目。发表了8篇学术论文,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该方向可以承接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控制策略与匹配技术、纯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技术、前舱热分析技术、控制器技术以及EMC技术等的研发。 赵又群教授自2004年开始指导研究生进行“基于Matlab/Simulink和神经网络的四轮转向车辆控制研究”、“联合主动转向和横摆力矩控制的汽车操纵稳定性研究”探索性技术研究;到2008年以来招收2名博士后研究人员、2009年招收1名博士后师资,与博士后研究人员合作重点开展了汽车底盘集成控制技术研究、联合制动系统的控制研究、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实验技术等的理论与试验技术研究(现在3名博士后研究人员均已出站,1人继续留校工作);直到2011年与清华大学合作进行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实验平台技术开发,共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毕业2名硕士、出站3名博士后,具有一定的研究技术积累。该方向可以承接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汽车四轮转向控制系统技术、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技术、汽车防倾翻控制技术、汽车ESP技术等项目的合作研发。 重点开展汽车力学的理论建模、评价指标、试验研究,电动汽车新型整车控制策略与匹配技术、电动汽车电池组热管理技术、前舱热分析技术、控制器技术以及EMC技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四轮转向控制系统技术、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技术、防倾翻控制技术、汽车ESP技术等的研究工作。 开创了汽车操纵逆动力学研究方向,解决了ZK6858h大客车的高速“发飘”问题,混合动力客车的整车控制策略和匹配技术已经实现产业化,汽车电控液压制动系统技术已经申报国家发明专利。 培养出站5名博士后研究人员;研究梯队中包括李玉芳(新型动力与电动汽车方向),留校博士后金智林(汽车底盘控制方向)、博士林棻(车辆结构力学与NVH方向)、博士(车辆及其零部件测试技术方向)等。 现主要承担着总装重大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以及汽车企业委托课题多项。

2014年06月17日

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

南京理工大学

团队带头人:胡文斌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5157
装备制造 能源环保
团队创立于2006年,现有博士成员4人,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成员16人。团队以“刻苦专研”的精神风貌,完成及在研“轨道交通大功率变换技术”、“轨道交通能耗分析与节能优化控制技术”、“太阳能光伏关键技术”等20多项科研项目.先后建立了“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中心”“江苏省轨道交通电气牵引仿真设计公共服务中心”;与国电南瑞集团、中电熊猫、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等成立了“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与系统安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与江苏省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南京理工大学-银河只能电网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具有成果性的科研成果。

2013年10月02日

特种加工技术——朱荻科研团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团队带头人:朱荻
职称:教授
团队编号:01345
装备制造
朱荻,中国科学院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生产工程科学院(CIRP)Fellow 本团队拥有骨干成员11人,其中博导5人,教授5人、副教授5人。近5年,承担国家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共3项。发表SCI论文181篇,获专利授权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取得的一系列电化学制造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半导体高效精密特种加工、微纳制造技术、电化学制造技术、钎焊金钢石工具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半导体高效精密特种加工成果已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等工程中得到应用。与中航工业、中科院、中电光伏、保利协鑫、华昌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